本书为“二战回忆录”系列之一,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二战初期自己作为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下院领袖,在德国对英国发动致命攻击之际,在缺乏外来援助的情况下,率领全英国人民英勇奋战,共同度过了战争的最困难时期。其间,英国人民虽然孤立无援,却始终坚守堡垒,顽强抵抗德国飞机不分昼夜的空袭。北非形势更不容乐观,意大利人也乘机
本书是《二战回忆录》系列之一,主要记叙的时期是1943年6月至12月。盟军合力攻克西西里岛、迫使墨索里尼政权垮台,墨索里尼被囚,后被希特勒救出。而随着战争形势的逐渐明朗,意大利解放在即,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雏形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日本也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由攻转守,这使日本无法保全他们之前占领的大片地区。本书追踪再现了盟军战
《挽回非洲败局》一书带领读者走进二战中期的相持阶段,走进非洲战场上那艰苦而壮观的历史景观。本卷的叙述开始于1942年1月17日丘吉尔降落于普利茅斯时的情况。当时,非洲战场上的同盟国军队在经受住法西斯初的猛烈进攻之后,渐渐站稳脚跟。艾森豪威尔率部进入北非,一举扭转了非洲的局势;丘吉尔相继访问莫斯科和华盛顿,展现了气势恢宏
本书记述了二战后期,盟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雅尔塔会议的顺利召开,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德国法西斯的溃败和投降,美国、英国与苏联的摩擦,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及波茨坦公告的影响,等等。在当时,这些都是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同时,作者也在书中展现了同盟国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一系列国际会议虽
《胜利的浪潮》一书主要记述了从1944年6月6日美、英部队在诺曼底展开史上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到1944年底轴心国军队节节败退,盟军势如破竹解放欧洲的全过程。盟军由诺曼底向巴黎挺进,苏联在巴尔干的大胜,以及攻克意大利,这些战役的成功使欧洲迎来了最终的胜利。书中收录了大量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全
本书记述了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为了遮人耳目,在各个国家斡旋,并在希特勒的鼓动下发动了吞并中欧和北欧等国家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为德国最终展开对法国和英国的入侵做好了铺垫。作者详述了波兰的覆灭、法国前线的战况,以及北欧国家惨遭蹂躏等事件;此外,作为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海战在即将
在经历了一系列关键性战役的失利之后,法国遭到德国的蹂躏。法国的沦陷对战争形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一方面,沦陷后新成立的维希政府彻底沦为法西斯的傀儡,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法国人民惨遭蹂躏;另一方面,德国对法国的占领,使得英国面临德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捣英伦三岛的威胁。作者在书中以决策者的身份对战争发展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内情进行
本书为系列图书“二战回忆录”中的一本,主要讲述了1941年1月至6月二战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的边界协定,对苏联宣战。由此,苏联、英国、美国全面携手,共同抗击法西斯德国。战争双方在巴尔干、北非和横贯整个中东地区的开阔地带逐鹿厮杀。作者用当时自己用以指挥作战和处理英国政事的一些指令、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二战初期自己作为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下院领袖,在德国对英国发动致命攻击之际,在缺乏外来援助的情况下,率领全英国人民英勇奋战,共同度过了战争的最困难时期。其间,英国人民虽然孤立无援,却始终坚守堡垒,顽强抵抗德国飞机不分昼夜的空袭。北非形势更不容乐观,意大利人也乘机不断蚕食北非国家。在这种形势下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二战后期,在结束意大利战事之后,各盟国之间审时度势、密切配合,精心拟定了向纳粹德国展开总攻的最终战略。从德黑兰到罗马,各盟国首脑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会晤,推动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大致确定了战后世界版图的划分。与此同时,在南斯拉夫、希腊及缅甸等地,战争仍然在艰难地继续,然而,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