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为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下草埔遗址2019~2020年考古调查和发掘的阶段性报告。福建**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冶铁遗址,以块炼铁生产为主,集生铁和块炼铁生产技术为一处。经分析检测,遗址内出土积铁样品中高碳钢样品比例较高,可能产自块炼法冶炼。块炼铁冶炼炉结构完整、炉型多样、保存状况较好,为国内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出土。遗
书稿以兰州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大河流韵”的同名图书,从“远古文明——神秘彩陶”“青铜文化民族交融”“汉唐古道——丝路要津”“宋元津城——渡口烽火”“明清风韵——金城览胜”五个部分对兰州历史文物进行系统阐释。全书打破传统书籍的特点,选用现代科技数字化手段,以视觉新颖、图文并茂、让图文“活起来”,更好地宣传推广兰州历史精品文
在对《肩水金关汉简》五卷十五册进行全面研读的基础上,《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对《肩水金关汉简》的疑难字词进行了细致的考释,并以按语的形式进行注解。校对错误文字,提出新的释读看法,全面搜集已有成果,梳理学界意见,并进行汇总点评,考订各家观点,涉及1400多条简文。《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提供了全面、准确的西北汉简的释文,
本书以《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后新发表的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以历时比较的方法进行历时关照,深入研究各类句式发展脉络。论文细致考察了西周金文的判断句、有字句、在字句、兼语句、与格句式、连动式、并列式等7种重要句式,结合先秦时期语料,分析了上述7种句式的历时演变面貌,并借鉴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认知语法、语义地图等理论依次探
文物保护制度是当代中国重要国家制度之一,更是现代民族国家普遍施行的制度。《市场、观念与国家: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形成(1840-1934)》探讨了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制度创建和变迁的历史,主要从清季以来传统国内古物市场和国际古物市场的接轨、传统古物观念变迁和新式研究机构兴起三方面入手,通过梳理史实,分析市场、观念、学者群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2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遥感技术方法与应用》基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遥感技术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从文明探源对空间信息技术需求、考古目标遥感探测技术与方法以及遗址(群)空间分析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遥感技术方法与应用》综合分析了遗址的光谱特征、热信息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及遗址区农
图册共分为三个部分。图册里是新石器时代用石质工具制作的八十多个玉器,其中玉人三十多个。作者从工程师的专业角度介绍了辨识远古玉器的科学方法。图册部分,解读用石质工具磨制的远古玉人身上携带的文化符号,据物实证距今五千年左右陕北黄土高原上存在着的文明,东南的良渚不是一枝独秀。图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析了五千年前红山文化区域
本书由喜马拉雅艺术畅销榜前列、评分9.8分的音频节目《国宝来了》结集而成。50位中国一级博物馆的主讲人,共同为您讲述100件超级国宝的传奇故事。这些国宝分别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40多家博物馆,涵盖钟鼎、书画、金石玉器等多个收藏门类,代表着中国从远古到近代的艺术成就。本书内容重点分
位于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康亭行政村下宅弄自然村境内的于家山窑址,1982年调查发现,2006年、2009年两度发掘。其中2009年清理窑址6座,出土各类青瓷器物与窑具标本400余件,其主体遗存年代为北宋晚期,部分产品可至北宋中期。这些发现,不仅为探讨越窑青瓷东钱湖窑场特别是东钱湖窑场西坞窑区提供了实物案例,也为北宋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