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向学生讲授中医饮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供中医养生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使用。中医饮食养生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饮食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未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养生保健、预防医学等
本书是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教授李士懋、田淑霄夫妻合著的脉学专著。在此前《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的基础上,新增《仲景脉学求索》,合为《相濡斋脉学三篇》。李士懋、田淑霄夫妻同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同在一个诊室看病、同在一所大学教书,故本书以《相濡斋脉学三篇》为名。作者认为:对仲景脉学的求索,就是打开仲景
本书先从全新视角重读传世本《灵枢》《素问》,梳理古典针道真源、后世传道的迷失,以及今人求道的门径,以为全书的导读。正文则以著者勤求针经,旁推素难,体悟针道微旨,实验古典针法的亲身经历,展开探索古典针灸学宝藏的一次远足,将途中所见所得所思以60篇实录的形式呈现。著者借助于长期的大量临床实践和修身体验,诠释不同诊脉法之义,
中医的诊病手段主要是望、闻、问、切,即察面色、观舌象、听声音、闻气味、询病情、切脉象、触包块、按皮肤……本书将望、闻、问、切基础知识和作者自己的感悟分享给读者,并结合临床实践详述了舌诊的临证运用经验,更有四诊与中医体质养生的相关内容。若要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证候),必须四诊合参,即四种诊断手段合用,并进行综合分析。作者
本书收载了祝谌予教授为施今墨老师先生整理的《施今墨氏对药》和《祝选施今墨医案》。施今墨先生在多年的临床中博采众长,精选出药症对应的“对药”,在临证治疗疾病时巧妙地运用“对药”,其处方组织严密,用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令人拍案叫绝。“医案部分”选用西医的病名,以中医的辨证,指导用“对药”组方用药。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乃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于崇祯元年(1628年)九十高龄时撰著,并由其子龚定国协助完成,于崇祯五年(1932年)付梓。本书以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为序,分为8卷,内容包括医论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160余种,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全书论病辨证,以临证为据,逐条分述;选方用药,切合实用,并附病案
陈福如教授从事临床50年,创立了脾胃消化病的根本病机是脾胃升降失调,论治必须平衡升降;创立老年病的本质是本虚标实,必须从脾肾论治。80高龄仍坚持每天临床与带教,本书为陈老的经验总结,意义重大。主要内容包括:①理论探讨、学术思想;②临床研究;③消化病医案、老年病医案和妇科医案共98个医案等。
2021考研中医 针灸学核心考点速记(综合冲刺宝典系列)
《历代名医方论验案选》参考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方剂学》体例,根据治法、功效将方剂分为解表剂、泻下剂等21类,选择自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迄今历代名家所创制名方251首,每方录有方源、药物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选择自宋迄今历代名家方论、近代名家运用该方验案等,另录有部分方剂附方共101首。《历代名医方论验案选
《现代并发症的针灸诊疗:针灸补充治疗》系统而简洁地总结了常见外科手术后以及肿瘤放化疗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并详细介绍了相关的针灸协同治疗方案,运用案例形式介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治疗经验,对临床工作具有较大启发意义。《现代并发症的针灸诊疗:针灸补充治疗》适合针灸临床、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