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日益深入,西学中的“医疗卫生”知识也陆续传入中国,来华医学传教士拉开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20世纪特别是进入民国以来,随着政府社团政策的演变,一大批科学社团陆续诞生。这些社团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具体涉及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乡村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方面。为了达至最佳的传播效果,尝
《卫生应急风险沟通(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培训教材)》(作者毛群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科学地介绍了风险沟通的相关概念、原则、沟通监测、信息管理、实方案、媒体合作、公众沟通,以及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协作等。其读者对象为卫生应急工作者、政府应急管理者、公共卫生工作者,也可供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时参考。鉴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风险沟通是一
本书帮助医疗机构了解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的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为医疗机构提供有关JCI医院评审标准、评审认证资格、如何申请评审认证、评审准备工作、实地评审以及评审结论等重要信息。
《预防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教材: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基本概念单元,包括绪论和基本策略;第三章至第六章为基本方法单元,包括定性和定量调查方法、健康教育的阅读和撰写及健康促进工作;第七章至第十章为应用理论单元,包括行为模型及研究和实践中的理论运用;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为实践应用单元,包括健康行为和经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及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侵袭性检查和治疗手段的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抗菌药物滥用,老龄人口增加,严重基础疾病病人、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多,使得医院感染在医疗机构中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这就对医院
《医德修养》从医德的本质和作用人手,回顾了中外医德的产生、发展与相互碰撞、相互渗透,提出了医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并结合临床不同学科的实际进行了阐述,同时还提出了医德评价的标准与方法。法律是道德的*要求,教材注重把道德与法律紧密结合,在不触犯法律的基础上鼓励到达更高的道德标准。 本教材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贴近临床实际,
为使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了解国家医药卫生改革的政策导向,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从2000年开始组织编辑出版《中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关文件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已经出版了2000年度、2001-2002年度、2002-2003年度、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2007-2008年度
《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德医风教育培训教材》分为理论篇、问题篇和建设篇三个部分。理论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系。问题篇比较深刻地剖析了制约当代中国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主要有制度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切实利益,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复旦卫管文库·危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问题与策略》聚焦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主体机构之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系统梳理了SARS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政策变迁,全面评价了该项工作的现状,明确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陈启光编著的《医学统计学(第3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分为绪论、统计资料的整理与描述、统计表与统计图、研究设计基础、常用概率分布、统计推断基础、方差分析、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非参数统计方法、简单直线相关与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应用基础、诊断试验评价、随访资料统计分析及统计方法的综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