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科研所)深入践行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提出的“建树新形象,扩大影响力的要求,对重要的涉税问题进行持续性、跟踪性研究,聚焦税收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总局领导决策,开展税收理论研究、税收政策运行分析研究、国外税制改革研究、税收政策解读和对外宣传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在科研所全
本书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史研究所主编的财政史研究文献,囊括了财政史领域部分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研究学习财政史的重要参考。本书为第十一辑,共汇编文章20余篇,既有中国古代财政溯源,也有国外财政发展历史借鉴。
本书汇辑了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政基础理论2015级毕业生的优秀论文5篇,包括《财政可持续性研究——渊源、概念及测度》《我国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基本逻辑的研究——基于文本的分析视角》《我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体系的研究——基于法律文本和案例的分析》《我国预算过
本书是2017年召开的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大会发言和分论坛发言的精选汇编,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对发言进行了遴选,这些会议发言紧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财政如何发挥国家治理基础作用的主题,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析。既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也有较高的政策参考
本书共包含九章,分为四大部分。按照“导论-理论基础-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我国政府主体权责问题溯源、现状与问题、原因分析和改革思路”的研究路径展开。
古人云:人事之*难在于知人。本书就是介绍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掌握的心理疏导技术,帮祝您在事业和生活中知人、自知,正所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如果您是税务工作的领导者、决策者,本书将帮助您将更有计划性地改善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益,以达到调动税务干部工作积极性,让您成为群体心中的精神引领者!如果您是税务
《纳税服务心理学》以行为公共管理学的新视角,探讨纳税服务过程中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以及服务互动、服务环境、服务接触等诸维度中涉及到的感知、认知、动机、情绪、情感、体验等心理因素在纳税服务质量评价中的作用,试图找到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贸易和投资与国际间的合作迅速发展,对会计教育的适应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会计准则和纳税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学内容能与我国现行新的纳税流程相匹配,我们修订了这本《纳税会计(第3版)》教程。《纳税会计(第3版)》分章叙述了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及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高校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编制财务报表;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编制预算会计报表。从2019年1月1日起,由高校现行的“双分录”会计模式(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号)转变为“平行记账”会计模式,即同一业务一套系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与梳理,发现在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下,货币、价格与税收之间在理论上存在明显的可传递的同向变动传导机制,而且三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将对微观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本书证实了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同向变动传导机制及其微观、宏观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