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我国70年来文学事业的光辉成就,回顾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道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特编辑出版大型文学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按文学体裁分为8种12卷,分别为“中篇小说卷”(全3册)“短篇小说卷”(全2册)“报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
徐作肃的集名为《偶更堂集》,由其子徐世际、徐世徽编辑而成,计东、刘榛分别有序。《偶更堂集》包括《偶更堂文集》《偶更堂诗稿》各二卷,有清传盛刻本。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传盛堂本将《偶更堂集》收入《清人别集丛刊》中影印出版。
《茶余》里的东西,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是单纯地来自身边的美好事物。书里的文大概分三种,故事、诗和随笔,可以说是对作者过去生活经历另一种方式的描述和总结,但也并不完全符合作者的经历,说是作者内心衍生出的文字才更贴切。
本书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创意写作”课程2017年的作品选集,包括非虚构作品、虚构(小说与剧本)以及艺术批评三类领域。其中关于“家族史”的非虚构作品,可以折射出大一学生眼中的“中国社会”。而同题小说,则是在限制中寻找自由,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学生脑海中的“异想世界”,创意写作之于学生是一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惊人的解放,之于读者
《我与祖国共奋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诗文集(1949-2019)》是部新闻宣传局和全国文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特别策划的主题征文活动成果的结集出版。先是联系中国作协创联部主办了采风活动,同时在全国系统发起了主题征文活动,再择取的诗文由群众出版社结集出版。
半亩塘文萃(第一辑)
本书由四川监狱全系统民警自发捧笔抒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历史、对未来的赞歌,并汇集成册,以激励更多人的爱国情怀。
本书是2018年度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平台开展的“微征文”活动的一个成果,以诗歌、散文等体裁形式呈现了大学生对党的精神的理解和对四川大学提出的争做时代新人的认知。
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6月,郑猛采访了将近三十位相声前辈和中青年演员,请前辈回忆自己的艺术过往,对时下的相声发展进行评价,并展望相声的未来;请青年演员聊聊他们眼里的相声界老先生,谈时下的相声新局。《说相声的》里选刊了其中五人,李伯祥、姜昆、杨议、李菁、王声,老中青,京津陕,窥斑识豹,感受这些给我们带来笑声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