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借镜与东洋唱和黎庶昌“使外文学”创作研究》是在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综合运用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相关学科知识及跨学科研究手段,对晚清外交官文学创作进行了“使外文学”的概念界定,并重点论述了晚清外交官黎庶昌以出使东西洋为历史背景的“使外文学”创作。《西洋借镜与东洋唱和黎庶昌“使外文学”创作研究》对黎庶昌“使外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898-2013》(全二册),由1898-1949、1949-2013两卷组成,全书选取百余年间具代表性且有广泛影响的各文类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除作品原文外,还附有“作者简介”“解题”“作家作品集录要”“作者自述”“评论摘要”“研究文献索引”等精选资料。教材“选”“评”兼备,项目配置合理,编写体例
该书稿为2015年中国当代文学年鉴,由2015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年度文献、创作综述、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出版与阅读、文学活动纪要六部分组成,全方面总结了2015年度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肯定当代文学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也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具有权威性,为文学研究人员和机构、院校首选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当代网络文学研究
《创造社与日本》是一部比较文学博士论文。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与崇尚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社相辅相成,创造社高举着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大旗,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一抹奇异亮丽的色彩。本书稿立足于"历史不应该有空白"的历史观立场,以注重史料和同时代的文献为原则,用比较文学的手法,综合地考察了早期创造社与
2015年11月10日至12日,首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收入此次博鳌论坛与会者提交的全部论文以及近年来公开发表的部分与“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主题相关的论文。编者根据内容及论题将论文划分为三辑: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
新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而复杂的诗歌流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三种诗学形态相伴相生,使新月诗学观呈现出相互包容的诗学理念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新月诗派与中国著名自由知识分子社团——新月社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新月诗派不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诗歌流派。叶红编写的《新月诗学生成论》从新月诗派的生成与发展这一研究视角,
《中美比较文学学刊》(JournalofSino-AmericanComparative)为中美比较文学界同仁共同创办和编辑,北京语言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为主体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国和全美国范围内选择业内知名学者组成中方和美方两个编委会,分别受理和负责审阅中美学者的来稿。《中美比较文学学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较文学界在
《黄侃文学研究》一书是作者对于国学大师黄侃文学方面成就的总体研究。黄侃,作为国学大师,其以小学和经学闻名,学者也多从这个角度去展开研究,对于其文学方面的成就则比较零散和初步。本书作者在全面梳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地啃下硬骨头,以黄侃的诗文集、《黄侃日记》、《文心雕龙札记》、《文选平点》等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黄侃文集
文学活动的实质,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且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生命活动。智慧的中国古人早已觉察到了文学与生命之间存在的种种微妙而又复杂的联系,在考察文学创作、作品风格及审美评价时,总是不由自主地从生命的角度观照文学作品。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常常把文学作品比作有生命之物,常以生命喻文学,鸟瞰中国古代文论史,随处可见这种生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