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道兼程: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校庆之十年科研纪实(1920-2020)》以公开新闻报道和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总结、反思了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2019年近十年科研发展工作情况。全书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十年科技人才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十年基础研究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十年
数百万字录音稿,提炼出13万字精华,辅以148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作为视觉补充,详尽展现一位古典诗词大家的个人成长史、深入时间长河的精神历程、一首韵味悠长的散文诗、一部世纪老人的回忆录
篇报告文学《天边的学校》用深情的笔触,详细记录了边远贫困地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wei一的完全中学——木里中学,在自身努力和外地学校棠湖中学及各地教育专家的帮扶下,通过七年时间,从整治校园环境开始,到zui后建立规章制度,优化教学模式,组建优质的教师队伍,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态,从而创造了县中教育奇迹,本科上线
本书是“真实故事计划”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获奖作品集,以20份真实的人生样本,呈现命运的可能性出口:有连续遭遇创业失败、负债、抑郁症的青年,试图用脱口秀去消解当下社会的荒诞;有遭遇骗婚的服刑男人,千里寻妻,却卷入一桩深藏10年的血泪往事;还有被一场疾病击垮的中产家庭,远渡日本,辗转求医……不同身份、阶层的人,都在艰难而
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神狐成功试采可燃冰,并向世界正式宣布这一消息。这标志着中国在可燃冰的研究和开采领域已实现了世界**。中国自然作家协会主席、《国土资源报》社原社长陈国栋和王晶合著的《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实》条理清晰、精简流畅地描述了我国可燃冰的探寻和成功试采,从跟跑到领先世界,经历了20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着力于书写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脱贫攻坚战。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作为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几年来,赤峰市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组织统筹和推进落实力度,集中资源、精准发力、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富有赤峰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作者对赤峰大地充满好奇,深入帮扶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着力于书写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脱贫攻坚战。鲁甸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属国家贫困县。近年来,鲁甸县根据不同贫困状况精准施策,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作者深入
作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帕米尔高原始终是人类梦想的高地。《雏鹰飞过帕米尔》细致地描绘了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族少年儿童成长生活的真实状态,展现了帕米尔高原上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作者笔下的每个孩子都是鲜灵且富有个性的:拥有天籁般嗓音曾去香港演出却最终放弃了音乐梦想的香港??库里,走出了大山酷爱画画想以玉
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称为深圳的母亲河,自2016年起,茅洲河全流域治理正式启动。《茅洲河:流淌的深圳记忆》多角度呈现深圳经济特区举全市之力,4年完成40年生态欠账这一人类治水创举。作为一部报告文学,本书全景呈现茅洲河综合整治背后的曲折决策历程和一系列矛盾博弈及探索实践。茅洲河的成功治理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本书是肇庆学院音乐系毕业的女大学生刘洁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支教经历的亲身描述,从她毕业前夕在学校看到习总书记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决定到新疆帕米尔高原支教,在支教过程中发现那里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具有很好的艺术天分,她通过音乐与美术的课堂教育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天份,带领他们唤起对阅读、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