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时代,德国文学、哲学、文艺思潮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先生有关中德文化交流领域四十余年的15篇研究硕果,主要围绕歌德、尼采两位文学界与哲学界巨匠,涉及斯宾诺莎、里尔克及德国表现主义批评家等在中国学界的翻译、接受与传播,20世纪中
本书以西藏有代表性的22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访谈对象,历时三年,通过大量田野考察而形成。全书共涉及8类22项非遗保护项目,内容涵盖西藏音乐、歌舞、绘画、手工制作、医药等多个方面,基本上呈现了西藏非遗保护名录的特征特色。作为一部口述史,本书在文字方面尽量保持了口述人的叙述风格,从中可以深切体会到他们对这些特有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第三方机构,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评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作为第三方评估执行机构,高度重视此项评估工作,组成评估组并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评估组梳理了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关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与文化部
《山东文化发展报告》围绕山东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对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跟踪研究、分析和预测。本书总结分析了2016年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包括对2016年山东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总体回顾和分析,以及对山东会展业、广
本书为《文化经济学的“一带一路”》英文版。全书共19个部分,包括打通发展痛点,仰望人文高点、国际秩序变化与中国对外战略,“一带一路”要打造人文格局,让中国文化行走起来,“一带一路”要精准法力,“一带一路”要有标志性项目,动态系统评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感受化为经济热度背后的文化温度等。
《2017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结合文化产业领域的热点问题、重要工作内容和新兴业态发展趋势及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趋势,全书分为三篇共十五个部分,每部分着于四个方面开展写作:一是行业年度发展概况(包括发展环境分析、行业发展综述,如行业现状,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等);二是该年度发展呈现
本书运用历史学和文化学研究方法梳理越南文化流变的历史经纬。纵向看,涉及史前越南文化与古代东南亚文化的交融、越南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理念在历史流变中的内聚、近现代越南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中的断裂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越南文化建设的方向与特点。横向看,着重论述越南语言文字、文学、宗教思想、艺术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本书收录扬州市历年来文博知识竞赛内容。扬州市区新建文博场馆120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文化广场星罗棋布。这些文博场馆已成为扬州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在抓紧文博场馆建设的同时,扬州市文博城领导小组十分注重对文博资源的挖掘与整理,从2009年起,结合文博城建设实际,每年举办一届文博城知识大赛,
本书汇集了向云驹先生近十年来所发表的论文及讲话稿,其内容主要涉及关于21世纪文化走向的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深度与高度的话题、以及十余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的遗产批评和遗产实践的思考、讨论、争鸣和建议。这些论文或文章都曾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上发表,大多引发了文化界
本书主要对信息时代下语言安全与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共分为四章:diyi章为互联网场域内的语言传播现状,就网络使用的规模与使用群体特征以及网络语言的传播形态、社会语境、传播特征进行了描述;第二章为互联网语言舆情的热点事件分析,对传播的现状与特征、传播趋势、传播效果等进行说明;第三章为网络语言舆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