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李清照才了不起李清照活跃的时间段,是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国家的苦难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很多人的丑陋面目,也让人看到清照的美好。清照对意境超群的感悟力,缘于她那伟大的灵魂。她用自己独特的烂漫、执拗、挣扎、苦楚,一次次通过短短百字,征服她的读者。她凭一己之力,闯过了现实的枪林弹雨,在诗词中顽强地释放她的倔强。《5分
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集大成时期,也是千年词史的中兴时期。本书是第一部从观念史角度考察清代词学的专著,以“观念”作为全书核心,梳理清代重要词学观念的来龙去脉,考察其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向,由小及大、见微知著,揭示其或显或隐的意义价值;并从学术、政治等层面入手,在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下探寻影响词学观念嬗变的因素。本书是作者在清
本书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指南,分为上下篇。上篇从原创图画书的界定讲起,详细分析了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历史发展及其世界影响,对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进行剖析。下篇对从上千部原创图画书中遴选出的62部精品进行多维度评介,既有图书资讯、荣誉推荐、故事梗概、作品赏析、作者简介,也有对媒材技法的分析
但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浙东唐诗之路之中其实有着很多的基础性问题需要梳理。本课题作为浙江省文化工程推出的第一批围绕浙东唐诗之路展开的项目,主要是以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基本学术问题进行梳理和阐发作为基本内容的。主要涉及浙东唐诗之路是什么?怎么形成?以及,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内涵到底是什么?等涉及浙东唐诗之路的基本问题展开理论的
本书较系统地描述了从1904年第一部有影响力的英国戏剧译著《吟边燕语》的出版,到2020年的整个英美戏剧汉译的历史,力求以英美戏剧汉译传播的历程为主线,全面阐述英美戏剧汉译的发展历程,考察各时期英美戏剧汉译的特征和状况,揭示英美戏剧在中国的影响和地位,总结英美戏剧译介与研究的成就。本书旨在从史学角度回溯英美戏剧进入中国
书承文,美承色。本书稿立足从中国优秀语言文化沃土中发掘美育之实的信念,全方位、细致深入地探究、考辨、整理《红楼梦》所用颜色词,上探源,下观流,由此获得一份完整的《红楼色谱》,揭秘《红楼梦》精彩纷呈的颜色世界,为中国传统色名研究、为构建《中国传统色谱》奠定坚实基础。本书稿为汉语颜色词的专书研究。根据所确定的颜色词界定原则
2014年,毕飞宇工作室成立,宗旨是为小说繁荣做“义工”,发现并培养有潜力的小说创作新人,以改稿会、研讨会的形式,提升年轻作者的写作水平,在文学界产生很大影响。本书为毕飞宇工作室小说沙龙实录及修改后的小说作品第二辑。作品多为高校青年、新人作家所写,风格各异,甚至有不少是作者的小说处女作。毕飞宇、胡学文、朱辉、育邦、何平
《瑶族文学》全方位概括了瑶族有史以来在文学方面的作家及作品。书稿从瑶族的神话、长诗、歌谣、迁徙信歌、作家及其作品赏析等各方面来介绍瑶族的文学。在旷古传奇的神话中,讲述天地的开辟、世界的起源、人类的繁衍、日月的运行等具有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瑶族民间长诗是瑶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口传史诗《密洛陀》《盘王大歌》、叙事长诗《
本书为2021年中国骈文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骈文学会年会”论文集。编者将与会专家学者提交的八十多篇学术论文按照全文收录、论点摘要及论文存目分三部分加以收录,并附录会议综述,尽量使论文集能够全面展现本次会议论文的学术价值与本次会议的学术史意义。论文作者涵盖了海内外老中青三代骈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建设项目成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著,主要对渗透在明清通俗小说中大量而复杂的叙事呈现进行了深入而集中的梳理,以此考察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的贞节观念的衍生、流变和传播,以期让我们从一个很好的角度更加清晰全面地感受古人的俗世生活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