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真实鲜活的事例、典型生动的故事和真实感人的事迹,通过故事、曲艺、视频的形式,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变,以及基层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充分展示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实现全面小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昂扬斗志和精神风貌,是紧密结合基层实际、进行理论宣讲的重要
古籍善本影印。本书相传是唐人旧藏本,北宋孙洙得于佛寺经龛中。南宋淳熙六年(1179)由韩元吉加以整理,分为九卷。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加增订,并为注释,重分为二十一卷。所录诗文,均为史传与《文选》所不载。录周代至南朝齐代诗文260余篇,分为20类。虽编录未为精核,然而唐以前散佚之文,间或赖此书流传。现行刻本分两个
本书为《苏州全书》中的一种,归属甲编,采用影印方式呈现。《赐闲堂集》四十卷,明申时行撰。是集赋、诗共六卷,文及杂著共三十四卷。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其子申用懋编,李维桢、冯时可、邹元标、焦竑为之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申时行以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左庶子、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詹事兼侍读学士。万历三年(
本书由若干篇风格迥异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组成。有意识流小说《忧郁的热带》,有现实主义小说《图们往事》,也有充满异域奇幻色彩的《罗陀斯》,游记散文《众神喧哗的印度》《香巴拉深处》等。读者可以在西非热带雨林里探秘;在东北荒寒的城郊漫步;在印度洋毫无目的的航行……这些故事让现代人暂时远离繁忙的都市生活,在不同时空里徜徉,找寻最初
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时评随笔包括杂文。主要摘录《常州日报》头版新开言论栏目“延陵语丝”,内容有知识性且题材丰富。第二辑,新闻阅评。是作者将受报社和市委宣传部常州新闻出版局之邀所写的新闻阅评收录成集。第三辑,纪实珍录。收录的是作者发表在书籍报刊的文章,包括散文,记叙文,新闻通讯等。多为怀人或自叙之作,有对家乡先贤的景仰
《秘境之恋》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孔镭老师2021—2023年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期间写下的诗文集。这两年作者与驻村村民朝夕相处,《秘境之恋》就是两年来作者的所思所感,题材有古体诗、近体诗、散文。见证了乡村振兴工作的点点滴滴:春入茶园,夏走蔗田,秋看稻谷,冬巡山林;白天接访调查,晚上火塘谈话。记录了沧源神秘奇特
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候被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
北京,一座伟大的城市,也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在这里,厚重的历史与繁荣的现代完美融合,温暖的包容性与灿烂的科技交相辉映。香港,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它的美丽与独特举世无双。在这里,现代与传统相融,东西方文化交汇,为世界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为生活在这两座城市的孩子,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我们共同面对着历史和现实的宏大
本书以鲁迅与许广平1925-1929年往来原信、1933年青光书局《两地书》初版本等文献为基础,阐述鲁迅青年观的演变及其对《两地书》创作的影响,重点讨论原信中的“言情”内质及《两地书》创作中“去言情化”措施、原信中的“隐私”情况及《两地书》创作中“去隐私化”处理,以及鲁迅所谓“尖刻”的性格内因及创作中“礼貌化”修正等,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衢州是一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衢州市作协牵头组织的作家采风团,以在衢州下辖的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等区域开展的采风活动为创作背景,用文学力量展现衢州四省边际高质量发展新面貌。所收录的作品体裁多样,有散文、诗歌、小小说等,以衢州为着眼点,或描绘自然风光,或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