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一生动荡不安。他出生于贫民区,却成长为一名思想家和战士。他喜欢在雅典街头赤脚漫步,随机向人提问,质疑习以为常的观念。他关心生命和真理,关心美德是什么。然而,这个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却始终是一个谜团。为了还原他的一生,作者走遍希腊的考古现场,带我们来到古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工匠,参
本书致力于对海德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阐释做出统一把握和深入思考。海德格尔对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哲学)的阐释是繁复的,但并非杂然发生,而是共同归属于一种整体评判,都是这种整体评判在不同向度上的呈现。海德格尔以基础问题(存在与人之关联)为主脉展开的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评判,是海德格尔从传统思想中汲取资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种帮助,然而并不是通过从今天的角度解释和评论黑格尔的论述,而是通过再现一个黑格尔同时代的释义。事实上,这里介绍的作品是法学家爱德华·甘斯(1797-1839)于1827年至1828年在黑格尔生前根据与他的约定,以及在哲学家去世后(1831),在一定程度上凭借继承而来的权利,对黑格尔法哲学所进行的讲
本书收集了奥克肖特四篇论述霍布斯的文章:“《利维坦》导读”“霍布斯著作中的道德生活”“列奥·施特劳斯博士论霍布斯”“《利维坦》:一个神话”。其中,“《利维坦》导读”“霍布斯著作中的道德生活”这两篇文章对霍布斯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们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霍布斯形象(尤其是有别于施特劳斯所呈现的形象),任何当代的霍布斯哲
本书是哈贝马斯法律商谈理论在法律哲学领域的更具体运用,论述了法律的定义、特征、功能、法律系统的概念、法律方法论、法律的合法化等问题。当然,它也受到系统理论(法的自创生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但是,哈贝马斯在元理论层面对法的商谈理论之建构则无疑是其理论基础。
本书重点梳理梅洛庞蒂介入意识现象学及其已经给予当代智能科学技术研究的影响,同时梳理当代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强调智能的进化性、互动性和整体性的涉身认知科学技术研究状况,主张涉身认知科学技术研究可能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研究取得更大突破的关键,甚至可能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路线。
本书是大卫·休谟的一部宗教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9年。该书的主题是驳斥当时流行的两个宗教假设,即宇宙设计论和正统的天启论。这两个假设试图把宗教真理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休谟通过对它们的驳斥而动摇了整个宗教的理性根基。该书采取了对话体的方法,共设置了三个角色,分别是设计论者克里安提斯、天启论者第美亚和代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与柯勒律治和骚塞组成了一个文学小圈子,被称为“湖畔诗人”。早年的华兹华斯深受卢梭及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深爱自然与自由,狂热地支持法国大革命,反对君主专制;然而晚年的华兹华斯似乎成为思想上的变节者,成为托利党人的支持者与保守派的代言人,反对“议会改革”,反对解放天主教徒。
本书是英国日常语言学派重要的代表斯特劳森的重要著作。在书中斯特劳森依次讨论了康德第一批判的主要章节和核心论题,但他不是进行历史、文本性的哲学史研究,而是对康德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的分析和重建。斯特劳森立足于当代逻辑学的发展,为了避免康德理论中一些不可接受的结论,对康德理论哲学进行了分拆,从而保留他认为有价值的部分。
本书勾勒了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问题域的由来和基本内容,以及谢林哲学在这部著作之后的后续发展。本书的第一、二、三章分别简要叙述了康德的批判哲学、费希特的早期哲学和谢林哲学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之前的发展,第四、五、六、七章分别阐述了《先验唯心论体系》的问题域与方法、理论哲学部分、实践哲学部分和目的论与艺术部分,第八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