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视觉设计的基本原理、视觉设计的形式要素、视觉设计的内容、视觉设计的运用等内容。
本书介绍了设计美学概念论、设计审美现象论、设计审美要素论、设计审美表现论、设计审美心理论、设计审美历史论、设计审美文化论等内容。
本书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各个主题;提供
本书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的艺术评论文集。他的艺术批评构成了晚期现代主义的核心文本,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初步反思极简主义的《形状之为形式》,代表其批评*的《莫里斯·路易斯》,以及划时代的《艺术与物性》。这些论文不仅确立了理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也开启了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首次将弗莱的重要文章汇于一集。这些文章极大多数属于第一次结集出版,因为它们原先都发表于现在较难找到的专业杂志上。还有一些则从未发表过。这些论文再现了这位批评家长达40年的艺术生涯,覆盖了从弗莱对后印象派极富影响力的提升,到艺术教育、博物馆业、建筑、设计艺术乃至文学、舞蹈对视觉艺术的意义等广泛的主题。
本书主要介绍了工程设计中较为成熟且已获得广泛应用的5种现代设计方法。它们是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法和工业造型设计。同时,鉴于当前社会对节能、环保、低碳产品设计的需要,书中还对创新设计、系统化设计、绿色设计、并行设计、动态设计和反求工程设计等6种现代设计方法进行了概况性介绍。
节奏是被美学家们一再强调的重要话题,然而,被强调是一回事,进行专门研究则是另一回事。于是就出现了如下情况:几乎所有的美学、艺术学著作都发表了关于节奏的议论,并且有些议论相当深刻和精辟,但我们至今尚未看到对艺术领域中的节奏进行全面的或总体的分析和考察的专门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于培杰以为,节奏实在是值得我们花
本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现代设计史各个时期的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涵盖环境艺术设计史、视觉传达设计史、工业设计史、染织与服装设计史、广告设计史以及动漫设计概况等艺术设计史各门类。
本书共分四个教学单元。第一教学单元形态构成要素,由点的形象与构成、线的形象与构成、面的形象与构成、点线面的构成、形状设计以及材料与机理六个部分构成。第二教学单元空间与运动,由立体与空间和运动感两个方面组成。第三教学单元分割与网格,由不同比例的分割以及单位形与网格两个部分组成。第四教学单元则由画面形状,形的组织以及秩序与
本书以点、线、面的基本要素为起点,讲解了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尤其强调了立体构成的空间构成原理、方法和意义。对立体构成的概念、意义、造型、审美与制作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立体构成的空间概念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