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前沿》系列辑刊,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组织编辑,每年出版两辑。 《比较政治学前言(第2辑):比较政治中的概念问题》是以比较政治学为核心的系列学术辑刊,旨在把握学科前沿,巩固学科基础,推动学科发展。辑刊在初期将通过翻译引介陶际比较政治学界的经典和前沿成果,为中国比较政治学发展提供基本的文
自由问题既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因而是当代意识形态冲突的胶着点。刘明贤所著的《以赛亚·伯林自由理论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讨了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赛亚·伯林的自由理论,依次研究分析了伯林的历史观、自由观及其价值多元论思想,并通过探讨当代共和主义的自
《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中的一种,该文丛已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由我院政治学研究所房宁、杨海蛟主编,收录了2012年
本书旨在通过考察国家的决策偏好变化来解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提出了解释国家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分析框架,并聚焦于影响决策偏好的国际—国内互动(国际—国内权力互动、国际—国内利益互动和国际—国内规范互动)。
《电子政务发展前沿(2014)》由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权威发布,对近一年美、英、日、澳等国电子政务领域在促进开放共享、加强安全保障和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精心选择、严谨释译和认真撰写。重点聚焦了引领全球政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三项代表性技术,即移动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电子政务深度应用方面的战略规划,以反映
《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艺术、民族、宗教、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知识,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阅读这些作,有助于培育读者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引导人们去发现、享用、珍惜世界和人生之美,能使大众的精神世界得以滋养和美化、人格得以陶冶和熏陶、心
《翻译与跨文明对话研究》从比较文学入手,探讨比较文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论述第三阶段即跨文明对话阶段的学术脉络,论述中国比较文学对跨文明对话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论证翻译与跨文明对话的内在学理关系,阐释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翻译为跨文明对话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跨文明对话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
西方亟需打破“民主教条”·[加]贝淡宁表面高扬多元主义,实则深陷民主教条《社会观察》: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人们对“市场经济+民主选举”的西方式典型的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反思,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和修正,对此您怎么看?贝淡宁: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各种不同类型,比如北欧
《比较政治评论(第1辑2014总第3辑)》研讨的主题是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问题。学科的共同点都是以本国政治、本国政治制度为基点,这是政治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所决定的。而两国的发展阶段和政治制度又差别很大,这决定了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的教科书体系应该和美国的不同。为此,编著杨光斌提出了“国家建设一政治制度一公共
邢文增编著的这本《新帝国主义--理论现实与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帝国主义在20世纪后期以来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了新帝国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含义、本质特征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全面梳理了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西方右翼的“新帝国主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