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一个悲伤但饱含希望的原生家庭的真实故事。不仅仅讲述了小胖君一家三口,还写了两辈人的爱情:爸爸与妈妈,姥姥与姥爷,爸爸与继母,妈妈和继父。小胖君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从孩子的视角,打开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痛的世界。在这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里,小胖君不仅仅是亲历者,还能跳出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开始理智审视亲密的母女关
1987年,一场吸引国人目光的黄河漂流探险活动悄然兴起,成为那个时代“振兴中华”的最生动诠释之一。在当时黄河漂流探险的三支队伍中,有一支神秘的来自安徽马鞍山市的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由于队员平均年龄不到22岁,被媒体称为黄河上的“娃娃敢死队”。在物资匮乏、装备简陋、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状况下,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剿赌马尼拉/2017年度公安文学精选(纪实文学卷)》是一部公安纪实文学作品集,系“2017年度公安文学精选”中的“纪实文学卷”,收录了《危机干预》《北极,北极》《那些人,那些事——“长征路上的坚守”采风笔记》《归流河上的星光》《李德强“养羊”记》《一树怪柳自迎风——对奈曼旗原公安局局长邵兵的采访手记》《忠诚的誓言》《
本书是一部记录中国当下基层改革的非虚构作品,以上海松江城乡改革的真实记录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城乡改革的“大文章”。本书作者在上海松江持续田野调查五年,以社会学的严谨叙事和新闻深度报道相结合的写作风格,全面、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松江城乡改革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为“大号可乐、派钱和农民养老金”“景观往事”“大国种田角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作为东线系列的终结卷,本书主要讲述了:1945年8月,苏军进攻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美国人也投下原子弹
本书以郑国渠的兴建和历代的维护、改建为纵轴,翔实发掘并追述郑国渠两千多年的风云历史和兴衰流转,揭示了一条大渠在改变历史走向的巨大冲突中的壮阔剧情和真实细节;以郑国渠灌区与郑国渠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横轴,展示了郑国渠如何催生出璀璨的农耕文化之花,铺叙关中生民的农耕文明传承样态,揭示其中深厚复杂的历史的、文化的、生活
《悬崖村》是一部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原创文艺作品,是反映彝族聚居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四川大凉山重点贫困地区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阿土勒尔村)脱贫攻坚的纪实文学。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客观而真实地呈现了“悬崖村”所处的恶劣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反映了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自2015年以来,“悬
《房山时代楷模》是由房山区、区总工会、区文联联合编辑出版的一部纪实文学。《房山时代楷模》翔实记录了自建国以来房山区在各个不同历史建设时期、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12名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进一步展现了建国初期那些老一辈模范人物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带领房山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和全心全意为服务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展现
作者深入井冈山市各乡村,走访20多个乡镇场、120余个村组,访问人物300余人,将井冈山精神、红色基因有机融合在各个篇章中,形成历史与现实交融、井冈山精神与扶贫攻坚交融,增加了内容的厚重感与可读性;特别是通过老区贫困历史与新时代幸福现实的对比,以及捕捉一个个在精准扶贫事业中涌现的鲜活人物,如脱贫群众、驻村第1书记、党员
万水千山只等闲——红二方面军征战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