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俗名李叔同。一生63载,半缘艺术半缘佛。在俗39年,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代文化艺术之先河;在佛24年,是佛教律宗的第十一世祖师。 本含书为伴画为伍、谈文谈艺谈书、以德养心养身和心果感通得一四个部分,本书是李叔同多年艺术的成果展示,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逐渐
本书讲述的是的学者、教育家、国画大师傅抱石。围绕国画变迁、国画特征、国画创作三个方行描绘,论著部分内容通过研究中国绘画的三大要素、画院类别、民国国画史论的观察,中国绘画“山水”“写意”“水墨”史论、技法理论、诗、篆刻、绘画等有机结合,所编的内容实,主题突出。
这套丛书的作者囊括国内现当代艺术创作领域里的大师,本册为京剧大师程砚秋。他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拜多家名师,广泛涉猎文学及多种艺术,其后,他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创立了广泛的艺术流派,人称“程派”,并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一起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他是集创作、演出、导演三者于一身的艺术
本书讲述的是国画大师张大千。书中收录了张大千60余篇文稿,如《我的家世》《我与敦煌壁画》《大风堂名迹序》《论临摹》《如何鉴定古画》等,从张大千的个人经历,艺术历程以及艺术交往,技结,鉴定心得等几方面的文章,读者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张大千的艺术思想和人生经历。本书对代美术史也有一定的帮助。
《运仁诗文集》是作者1952年至1998年的重要诗文,主要内容分为古体诗词、现代诗歌、散文、家书、回忆录、酬唱情、照片与手稿等七个部分。本书写旅游感想,写采风感悟,写父母行状,写水电工程和经济建设发展成就,写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发生在身边的事。写的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真实经历和所思所感,涉猎了祖
本书是王阳主编的一部泛文学读本,既有纪实文章,又有散文、诗歌、影评、书评、画评。主编王阳是希菲洛形象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她创办的550书店是武汉独立书店的一个标志。在本书中,王阳追溯了她建立希菲洛品牌的曲折经历和心路历程,尤其是详细描述了创办550书店的艰难过程和意义。除了这些纪实性文章,本书还收录了媒体人、诗人、小说
此为“鲁迅信札丛编”书系中的鲁迅致赵家璧的书信集,收录1933至1936年间鲁迅致赵家璧46通信件,按照年份分为四章。书中内容均由上海鲁迅纪念馆提供,除正文鲁迅致赵家璧的46通信件外,书后还附有40通藏于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鲁迅致友人信件,包括致许寿裳、郑伯奇等人信件。全书采用高清信件图片辅以释文模式,方便读者观览。使读者
此为“鲁迅信札丛编”书系中的鲁迅致台静农的书信集,鲁迅生前给台静农的信件达44封之多,看得出彼此的关系之深。作为鲁迅的学生,他的憨厚、沉稳以及对艺术的敏感,给鲁迅留下的印象甚好。本书精心选取鲁迅致台静农信札,影印复制,附以释文。看鲁迅与台静农往来的书信,能够感受到他们彼此的性情,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趣事,也在信札里流露了许
此为“鲁迅信札丛编”书系中的鲁迅致郑振铎的书信集,鲁迅和郑振铎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个密切交往期,先合作编印《北平笺谱》,后翻刻《十竹斋笺谱》,以图保存和复兴木刻水印技术。本书精心选取鲁迅致郑振铎信札50余通,影印复制,附以释文。这些信札纪录了他们在编印《北平笺谱》、翻刻古代版画方面精诚合作、精心谋划、精挑细选的过程。
此为“鲁迅信札丛编”书系中的鲁迅致姚克的书信集,姚克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挚友,同为翻译家的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有很多共同话题,鲁迅先生生前给姚克的信件有33封,本书将这些信件按时间排序,并按照年份将其分为四章。每章开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信件图片与篇章页放在一起。全书采用高清信件图片搭配释文模式进行编排,释文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信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