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记录的人物,是中国16万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刑侦战线的英雄楷模。近百名作家深入队伍采访创作,以报告文学形式,、多角度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风采,讴歌时代英雄,弘扬人间正气,传递中国精神。
本书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为视角,通过解剖一个乡镇的脱贫攻坚真实战况,记录、见证了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动人场景和感人故事。这既是乡镇一级如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写照,又可作为历史文献资料留存。
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赵连轩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赵连轩(1907—1932),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爱人刘英建立“红军联络站”,掩护同志,搜集情报,领导工人运动。1932年先后任中共凤阳县委常委、县委书记,8月由于叛徒叛变被捕。夫妇俩在狱中坚贞不屈,于11月英勇就义。
本书收录《杨尚昆三忆张闻天》《一颗永远闪耀光芒的红星——追思刘英同志》《胡乔木与张闻天的几本书》《终生不忘的导师——怀念邓力群同志》《至诚长者耿飚同志》等文章。
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热乎不在乎:乐在其中。三代塞罕坝人以一种乐观的战天斗地的精神,一心一意种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在荒漠沙地上建起百万亩人工绿海,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美丽塞罕坝》讲述了三代人奋战五十多年,千里松林
《从坦赞铁路驶上“一带一路”:中铁建工集团走出国门50年纪实》详尽介绍了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历史发展的历程——公元前139年,西汉御史张骞驾驶商船从广州出发看,穿越马六甲海峡,经过印度、斯里兰卡、横渡印度洋,到达坦桑尼亚进入非洲大陆。公元1969年,中铁建工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坦桑尼亚建成了一条钢铁长龙--坦赞铁路。誉
为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组关于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的部署,激励和引导新闻工作者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宣传工作,深入宣传应急管理工作进展成效,进一步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和水平,讲好应急人的故事,讲好应急管理故事,我们组织开展了应急管理好新闻评选工作。新闻媒体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共收到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摄影作品共143篇(幅
1938年,十支抗战演剧队奔赴十个战区宣传抗日漫天烽火中他们奏响了古老民族的青春强音他们或默默死去或百炼成钢鲜活的史料还原大时代小人物的命运沉浮知否记否?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以党的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举旗帜、聚人心、展形象,在“三贴近”上下功夫,于2018年继续在校报、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和专题网页上全媒体推出了“郑大故事”系列新闻报道,2018年共推出22篇,其中记述了29位教职工,10个团队,2名学生以及1位校友的先进事迹。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本书共分为几个部分:一为口述史,由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采访,叙述林英仪老师四进韩园的前前后后。二为述论、通讯,重点记述潮州与韩园诸多名贤俊彦及有关史料,篇幅占全书之一半。余下篇幅分别是序言、碑记、诗歌与附录。其中林英仪老师口述史时间跨度从1950年赴韩师读书、1956年进韩师参加第二届小学行政干部轮训班学习、1960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