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总录》安丘卷编号为SD-AQ-001-001到SD-AQ-001-119。安丘汉墓是一个整体,编号按一石一号。这个编号反映考古器物的件数,一如散存的画像石,不反映画面图像组合关系。 这次《汉画总录》安丘卷的著录工作,参考了郑岩和姜彦文两次著录报告。根据《汉画总录》的总体规划,除了按照既定的学术规范和著录格式进行
仰韶文化是中国田野考古很早发现和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21年是仰韶村遗址发现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是以仰韶村遗址发现为标志,它开启了对史前中国的发掘,在中国考古目前具有里程碑意义。本书全面讲述了仰韶文化发掘的来龙去脉和百年来研究情况,展现了史
本书从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清代中期著名金石学家、“西泠八家”之一)相关文字资料、艺术图像、实物等文献的考释入手,从家世、生平、作品、交游等多维度展开,探究并揭示了十八世纪后半叶金石学的深入发展情况,以及乾嘉时期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原生状态和互动关系。书中收录了大量稀见文献,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
全书分上、下两册,由“凡例”“释文编”“索引编”“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共计150万余字。本书对2018年前国内外刊行出版的金石志书、学术文集及著作论文中公开发表的1468种南北朝墓志进行了系统整理。著录墓志信息,以目、图、文、研形式分类展示;考释墓志文字,按年代顺序编定成册;汇集墓志注释,收录陈列诸家成说;编制墓志索
《湖南考古辑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以湖南地区考古学发掘与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一套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系列学术文集。本书为丛书的第15集,收录6篇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和12篇研究论文(含1篇访谈录)。报告内容涵盖千家坪遗址、鲁家山遗址、唐林遗址H42、九牯洞遗址、五里坪汉墓、五里牌东汉墓等考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出版资助项目”,是对陕西省宝鸡地区宋、元、明以来的道教碑刻进行拓片和内容的整理。其中,北宋天圣重修至德常宁观碑、元正大长春真人本行碑、元至元陇州龙门景福山玉宸宫记、明永乐寻张三丰圣旨碑、明天顺张三丰遗迹记碑,以及新出土的张三丰真人所作《无根树》词二十四首石刻等,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
敦煌写本类书《应机抄》是敦煌文献中的一种抄本文献,是由书抄向类书编纂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古代典籍,原卷现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编号:S.1380。该书捃摭当时社会流行的诸子之要言与圣贤文章之粹语,便于观览,以供缓急可就而求焉,是唐代敦煌民间传授日常基本知识和学养的蒙学教材或家中长辈劝勉诫励子孙而抄录的家学读物。然而,相
2019年,中国考古学会在武汉大学主持召开了“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本文集收录论文22篇,会议报道与综述2篇,从多个角度讨论了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这些论文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考古学的关系,考古发掘、地层学、类型学与考古报告编写等田野考古方法,史前考古、历史时期考古的研究重点与方法,考古学文化
《西部考古》(第20辑)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半年刊,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0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8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及分析报告17篇,包括盐源县皈家堡遗址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历史时期发掘材料,越西县东栅子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材料,成都市青羊区红碾社区7组小学项目、金沙遗址“金牛社区综合楼”地点、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堰遗址、成都市新都区南桥街遗址等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材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