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宁夏2021年全年基本区情以及对2022年的展望和发展趋势研究的图书。全书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论述宁夏2021年的基本区情及对2022年的期许。主要文章包括《宁夏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研究--2021-2022年宁夏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2021年宁夏社会发展状况
本书以精美的图片、详细的时间轴和探险路线图为索引,带读者回溯丝绸之路的神秘历史。翻越雪山、关隘、广袤无垠的沙漠以及波涛汹涌的大海,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用以交换商品的古代贸易通路,它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外交新局面。这种沟通与交流一直延续到21世纪,依然影响着全球地理、政治格局。沿着历史与政治的轨迹,作者带领我们一起享
《万山之巅:珠峰传》以世界文明的坐标和视角,全面、客观、准确、生动地介绍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该书回溯珠峰的地理变迁,展现自然风貌,梳理人文蕴涵,讴歌登山壮举,介绍测绘经纬。作者从“珠峰之美”开始,围绕地球之巅的崛起、山南水北、经幡猎猎、夏尔巴人、高山风云、在那严酷的山峰、珠峰脚下的硝烟、攀登者朝圣八个方面,用简明
本书采用地图语言,依据权威的信息资料,直观呈现了博州的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文风貌、行政区划、交通旅游等主要内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城市地图集》主题新颖,制图区域划分合理,技术先进,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既能为博州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又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测绘文化需求,提供全面深入了解博州的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更是一部运河城市发展史。运河城市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在岁月沧桑中积淀为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与文明遗产。 本书以运河两岸二十一座重要城市为中心,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理其文化资产和生活方式,融合地方志、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生动素材,对运河文化
丛书以公元前4世纪已经出现,并一直不断延续使用,连接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乃至更远区域的西南丝绸之路为主线,分别从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地理、民族发展演变和人群宗教信仰,以及沿线的考古遗存、风景名胜和文化遗产等方面,来立体呈现这一条古往今来、生生不息的国际大通道的丰富内涵;揭示在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发挥着民族文化走廊、
43幅权威精准的手绘地图 所有地图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审定,精准到每一条线,每一处标注 清晰呈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图 整体概述、气候特征、山川河流、景观建筑、动植物、名人典故、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等全场景展示36个典型景观的风貌与文化 典型景观的建筑特征、发展传承、文化内涵、历史事件、没人典故等全面详尽的解读 1300多
本书是《寻访中国古村镇》的后续。冯骥才曾大声疾呼: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现在已到了关乎传统村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记者兼作家,他甘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志愿者,耗时10余年,用双脚丈量全国300多个古镇古村落,拍摄了数万张图片,撰写了6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本书用社会学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运用散文
第一次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纵览万年,尺幅千里,讲解黄河的前世今生,黄河对中国、对中华民族的作用和影响,黄河文化的形成,历代政府和人民对黄河的适应和治理。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赵广超一贯的视觉语言与解读方式,介绍了故宫各个建筑的名称、功能、历史和建筑特点,及其在政治、文化领域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