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百年大变局持续演进,叠加世纪疫情、地缘冲突影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时代要求,国内统一大市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下亟须稳预期、保市场、扩内需、提消费、促就业,数字化转型行至风口,绿色金融不
本书以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研究为主题,在回顾世界科技强国发展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研究归纳了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和关键要素,分析了我国具备的基础与优势、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根据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战略部署,从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政策举措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从新时代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和
背负着泡沫经济崩溃、通货紧缩、少子高龄化等重担,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摸索、探究经济崛起的方式。日本虽然实行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却未曾摆脱低增长、低温的宿命,这是为什么?解开这一谜团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书旨在梳理30年来日本经济机制的变迁,并探讨全新的问题解决方式,通过探究宏观经济学的发展、Z新成果及D创性研究,
本书被当代经济史学界誉为民国时期经济学名著。为经济学家吴景超1943年出版的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专著,总结了1881年以来6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不足,并对即将全面开展的中国经济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涉及工农矿业、区域布局、管理模式、人才、资金等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科学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主流见解。本书以1943
本书从中东欧国家视角,对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进行了主题研究。本书以丰富、可靠的数据为基础,对中东欧国家对外贸易发展趋势、主要贸易市场结构、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主要优势产业及其特征、中国—中东欧国家对外贸易概况、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等进行深入剖析,数据翔实、图文并茂,既有直观的数据展示,又有数据模型分析。本书
在短短四十年里,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创新热土,塑造了人类城市发展历史的奇迹。是什么推动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深圳是否走出了一条区别于经典“硅谷模式”的“深圳模式”?进入新科技技术革命时代,深圳如何续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春天的故事”?这些将成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
《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内容涉及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以及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本书为2022年第4辑,收录秦汉丝路贸易、清代民间经济纠纷、近代内陆地区乡村社会治理、近代上海商业储蓄
本书由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加拿大研究中心集中心学者、全国各地知名高校学者以及国际学者之力合作完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深入分析和预测了2021~2022年加拿大国内政党政局、外交事务、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热点问题,重点研究加拿大政局发展、加拿大经济与社会、中加关系等议题。本书不仅
本书从贫困治理的主体视角出发,以价值哲学为理论依托,围绕不同治理主体的规范性需要和目的来考察贫困治理的评价标准,实质是研究不同治理主体的贫困治理价值评价标准,以期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贫困治理理论,并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实践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