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在依托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证据学的理论,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例,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判定的实体性及程序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一是从刑法理论角度重新诠释了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与地位;二是从刑法规范及刑事政策角度
本书以宽容与宪政价值的内在逻辑与历史为主题,以历史的、哲学的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就宪政的宽容精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和论证。
西南政法大学“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专门研究外国家庭法的学术机构,现任主任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陈苇教授。本“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联合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妇联和司法实际部门的人员,着力研究中外婚姻家庭继承法以及妇女儿童领域的理论问题和司法实务问题,通过《家事法研究》系列丛书的出
以各专业的关键人物为主线,《发现与发明的里程碑·法医学:从纤维到指纹》依次记述了毒理学的创立和早期的实际应用——砷检测、指纹破案的开端和发展、血型的发现过程、测定方法及应用价值、痕量法医学以及第一个法医实验室的建立、法医弹道学、测谎仪的诞生、声谱仪的发明、“骨头侦探”斯诺、巴斯的“人体农场”以及现在最先进的DNA测定,
拙著民法研究系列丛书包括《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册)、《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民法概要》、《民法总则》、《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及《民法物权》,自2004年起曾在大陆发行简体字版,兹再配合法律发展增补资料,刊行新版,谨对读者的鼓励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的写作期间长达
《狱内侦查实务》是一本围绕监狱罪犯的又犯罪活动所进行的预防、控制和专门调查等方面的内容,为提高学习、训练狱内侦查技能而编写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很强的教材。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要使学生获得有关狱内侦查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狱内侦查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在司法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本书作为司法高等职业院校教材,在确定
高等法律教育职业化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2008年,由中央政法委等15部委联合启动的全国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更成为中国法律职业化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这也必将带来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层次变革。顺应时代法治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法律职业人才,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亟待破解的重大实践课题。
《证券内幕交易罪研究》围绕我国刑法第180条的证券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通过对中外法关于本罪的犯罪构成、刑罚处罚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出我国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对策。主要内容包括:本罪的三重客体为现实投资者的权益与公司利益、证券市场的秩序、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古典特殊关系理论”等在认定内幕人员方面的借鉴意义
《共犯过限论》的主题思想是运用刑法理论,尤其是共同犯罪理论来解决共犯过限的认定和处罚问题。从内容上来讲,《共犯过限论》主要研究共犯过限的基本理论及其具体适用问题。首先,介绍了共犯过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其次,探讨了共犯过限的理论根据、基本类型及其处罚的根据和原则。最后,对共犯过限理论在若干罪数形态中的具体适用问题进行
《目的刑论研究》是指以刑罚目的正当性为刑罚这种“恶”寻求合理存在根据的一种理论体系。功利主义、意志自由论以及意志决定论可以为目的刑论这种刑罚正当化根据的学说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目的刑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预防论与特殊预防论两个方面。作为目的刑论构成要素的一般预防论、特殊预防论应当与报应刑论相融合,共同为刑罚提供正当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