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学术性传记,是作者前作《司马懿传》的姊妹篇。作为一个身处重要转折时代的具有复杂的多面向的统治者,本书多维度立体化地再现晋武帝这一复杂的多面向的统治者的政治生涯,以及其所处的重要的中古转折时代。 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在其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所开创的政治基础上,受魏禅让,建立晋朝
在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眼中,嘉庆帝是“GDP世界第一强国”的皇帝;大多中国史家则认为,嘉庆王朝处于清朝“中衰”的时代,而嘉庆帝是一位平庸的守成之君。本书集中阐释嘉庆帝施政风格、治国策略以及朝臣风貌、官场生态,镜像再现嘉庆君臣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与历史命运。嘉庆朝的政治困局是中国传统政制弊病的产物,即使嘉庆皇帝努力整
绍兴七年,宋高宗赵构将中兴之事委托于岳飞,可短短四年后,又突然将岳飞赐死。岳飞是如何一步步从心腹大将变成心腹大患的? 阶段:信任 面对亡国危机,岳飞凭借骄人战绩,逐渐赢得了赵构的信任:收复建康,一跃成为兼管地方的高级将领;克复襄汉,成为宋代年轻的建节者;镇压杨幺,再晋两镇节度使加少保衔,在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绍兴七年,
本书是俞敏洪与周国平、李玫瑾、李开复、郝景芳、余秀华等人物的对谈录。截至本书出版,老俞已经与人文、科技、商业等领域大咖对谈超过100期,累计有1亿人观看过对谈,几百万人参与了讨论。本书甄选了其中31场对话,向读者还原了这些头脑碰撞时刻的酣畅,以及他们话锋背后的思想沉淀。老俞很会提问,洞悉人性,张弛有度,看似简单,大有学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上海大学成立一百周年。为了全面梳理上海大学作为“红色学府“的光辉历史,深度挖掘历史人物的闪光事迹,讲好红色上大和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上海大学成为革命青年向往的“东南革命最高学府”的精彩故事,近年来上海大学组织编写并出版了“红色学府百年传承”系列图书,对激励全体“上
本书以传记文学的轻快笔调,展现了清史大家戴逸先生的人生经历及学术追求。从幼时痴迷阅读到青年问学胡适,从学林崭露头角到问津国际学界,从耕耘史学到掌舵中国史学会,有成长的趣事,有激越人心的奋进,更有抱守学术初心的安然。本书是戴逸先生的学术人生史,更是当代清史研究的学术史。
《郭沫若研究》为郭沫若纪念馆主办集刊,曾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3辑。2017年在本社出版第1辑。主要内容为关于郭沫若的文学研究史学研究、生平思想、翻译研究、海外研究、史料辩证、文献辑录等方面。本辑为第18辑,全书字数大概250千字,还包括一些史料照片。本辑收录论文凡22篇,文献辑佚2篇,涉及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古文字学
唐诗是唐人不死的灵魂,唐诗研究也是人的研究,如果只谈诗之气韵风骨,而不论诗人的操守性情,是很难不误读的。王维诗超越了执着于实写与写实的现实反映,而极重象喻与暗示,委婉含蓄,温柔敦厚,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强化了诗的象征与境界,表现出以“和”为最高境界的中国哲学意蕴,这与王维其人的性情之美有关。《论王维》侧重于王维人性、人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记录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治学为人的高尚品德、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是科技战线的功臣、民族振兴的脊梁。这套传记的出版,能为史书增添新章,成为史乘中宝贵的科学财富,俾后人传承前贤筚路蓝缕的创业勇气、魄力和为国家、人民舍身奋斗的奉献精神。丛书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编写,由院士本人或家属亲自审定,
陆元九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陀螺、惯性导航及自动控制专家,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控制技术及其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用单自由度液浮陀螺组成的惯导平台和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参与了我国船舰惯性导航系统方案的制订和技术力量的培养。他提出了“元件为主,测试设备先行”的研制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