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博物馆启动“馆藏解放战争时期文物整理与研究”课题项目,对这一时期的馆藏文物进行整理和分类。本次展览以“红旗漫卷钱江”为主题,主要以馆藏藏品为依托,遴选出200余件组文物,通过大量文物和相关历史图片展示1945年至1956年这段历史,从各方面展示浙江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
《广州文博》是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和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5年。2007年起经主管部门批准,改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本刊物作为广州市文物博物研究者一个公开的学术园地,致力于探讨不同历史时空下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收集和整理馆藏历史文献、文物及田野考察资料、考古发掘资料,并积极探
本书所收论文四十一篇,大多数文章研究荆楚文化,一是探索楚国历史文化的都城、婚姻、筮数易卦、祭祀用玉制度、纪年方法、精神信仰等;二是研究楚国与曾(随)、鄂、百濮、巴、蜀、吴、越的关系;三是论述诸葛亮的成才之路、习凿齿的生卒年月、《汉晋春秋》的有关问题、鄂西北的抗战历史等;四是探讨了史前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变迁、老牛坡商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历史文明长河没有干涸的国家之一,而这些灿若星辰的文明记忆,就凝聚和沉淀在中国的人文和自然遗产之上。本书作者杨永发三十余年来,坚持寻访和研究遍及大江南北的中国原生态人文与自然遗产,以数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万里茶路为主线,以沉淀和凝聚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上?具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为焦点,以挖掘和
石鼓文研究文集
2019年11月9日,“探篹雅故,格物致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论坛”在北京服装学院隆重举办,由项目支持(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高精尖学科建设)。论坛以“探篹雅故,格物致知”为学术宗旨,推究义理制度,考订名物典章,探索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方法,交流学术研究成果,汇聚学术智慧,激发真知灼见。本论文集汇集了论坛十位特邀嘉宾——
本书分为佛陀、佛陀眷属、中国佛陀的历史形象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佛;佛陀组合;菩萨;众观音;弟子;罗汉、金刚力士、天王、飞天、伎乐等。
石窟寺是佛教的建筑形式之一,蕴含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当集合了建筑、雕塑、绘画、石刻等诸多艺术形式后,石窟寺就不再是一处简单的宗教信仰场所,而是佛教艺术与文化的集合体,当我们走近石窟,也就走近了佛教艺术殿堂。本书把我国的石窟寺遗址划分为六大区域分别予以介绍,涉及石窟建筑、造像、壁画等各个方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书以清新、流畅、通俗易懂的文笔,精准、翔实的历史文献引用,明确、真实、可靠的出土文物印证,以及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讲解三星堆文物故事,带领读者走近“三星堆文化”,领略古蜀文化遗产的魅力。
本文以五代十国墓室壁画作为纵向观察中心,结合同期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以及传统卷轴画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壁画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等研究方法,聚焦该时期壁画的地理分布、壁画等级标准、主题分类、题材内容、图像样式、艺术风貌、交流与影响等研究内容,阐述五代十国壁画艺术在唐宋时期之间的过渡和桥梁作用,突出壁画“变”的特点,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