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港珠澳大桥的长篇报告文学,是作者经过3年多对港珠澳大桥的追踪、采访写成。作品突出反映在“一国两制”三地充满制度优势和创新机遇、合作空间这一特殊背景下,大桥建设者以匠心独运攻克世界难题、以党心旗帜为指引拼搏奋斗、以人心所向凝聚世界建桥智慧,创造性建设起一座连接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发展、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现实与未
云南省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是滇西南山区里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那里山高林密,交通不畅,人们的生活仅能温饱。县里教育部门资金匮乏,无法满足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的需求。2017年,本书作者连同其他热爱公益的人们,发起了“梦想2017”公益助学活动,为景东县的85所中小学捐书共达20万册。
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消息综合”,集成40篇新闻稿件,包括各类消息、现场特写等;第二部分是“深度聚焦”,集成50篇新闻稿件,包括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第三部分为“人物故事”,集成30篇新闻稿件,包括各类人物专访、现场故事等。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是隶属于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性油田公司,总部于1998年从甘肃庆阳市庆城县迁至陕西省西安市,工作区域在中国第二大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勘探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石油近年来增长幅度*快的油气田,承担着向北京、天津、石家庄、西安、银川、呼和浩特等十多个大中城市
这是一部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关于一带一路的思考。作品将一个隐藏于历史背影下的特殊群体的光荣与梦想重现于世,试图在精神层面超越500年来东西方商业文明交汇中遗留的东方悲情,包容地看待文明冲突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中华民族多元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明怎样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走向,并且塑造出相应的人文性格。
本书系对范长江新闻文集的一次全面整理及补遗工作,共收入19341964年间发表的新闻文章116篇,大部分文章系发表后首次公开再版,对于研究范长江新闻思想、相关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向荒原进军》从知青角度回忆记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7团(现勤得利农场)开荒营(现涉江农场)建营开荒的一段真实经历。时间从1971年初向荒原进军开始到1979年底知青返城结束。六师27团组建的开荒营绝大部分都是团里二线连队的知识青年,在一代垦荒人的率领下,孤军深入到近百里的涉江河北岸,在远离大本营的沼泽地带和无人
《太阳照进“无人村”》是一部反映茶园村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从茶园村作为一个“无人村”如何实施脱贫攻坚工作入手,由一个村庄的历史源头展开,讲述了一部村庄简史和一个彝族青年干部、诗人阿索拉毅的成长史。阿索拉毅来到茶园村当书记。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偏僻落后的彝族乡村带来变化,让彝族同胞住上好房子、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面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全过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
《生如夏花》一书讲述了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退休女工——王娅的先进事迹。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她30年如一日捐资助学、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王娅留下的爱心。在退休后的17年里,她把捐资助学当做毕生心愿,累计捐赠23次以上,特别是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