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奥运村西侧,2017~2020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太子城是国内首座金代行宫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4.32万平方米。东、西、南三面城墙存有地下基址,墙外有护城河。城门仅确认南门1座,门外有瓮城。城内钻探与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共出土古代铜镜近200枚,时代自战国时期延续到明清时期。这些铜镜种类丰富,纹饰多样,本书选取其中保存较好、纹饰精美的铜镜汇集成册。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济南地区出土历代铜镜情况进行了概述和初步研究,根据铜镜主题纹饰和铭文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型,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每一类型铜镜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历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许多古代货币,时代自商周延续到民国时期,货币种类多样。本书选取其中保存较好的货币,汇集成册,以飨读者。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济南地区出土的历代货币状况进行了概述和初步研究,梳理各个发掘工地出土的货币种类、数量等。第二部分以货币照片和拓片为主,每枚货币均配有文字说明,分别介绍它的
1986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对白敖包遗址已遭破坏地段的遗址进行了小面积清理工作。1989年8~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伊金霍洛旗文物管理所,共同对白敖包山南侧筑路施工取土地段遗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这两次发掘清理了大量房屋、灰坑、灰沟、墓葬遗迹,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
本书收录的铜镜有146件,来源于两批资料,一是路固148座汉墓中71座墓出土的98件铜镜;二是辉县市博物馆收藏的百余座汉墓出土的52件铜镜。值得注意的是,出土铜镜的这些墓葬绝大多数是东汉时期的,西汉墓仅仅6座,这与《长安汉镜》《南阳出土铜镜》墓葬时代正好互补。本书与我们常见的铜镜研究著作不同,其内容包含了辉县路固汉墓的
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
古钱币窖藏埋藏于周口市区运粮河畔安置房建设工地,命名为周口运粮河畔古钱币窖藏。经清理发掘,发现南北排列两处古钱币窖藏遗存。北部为陶缸窖藏,南部为砖砌窖藏。按暴露发现顺序,砖砌窖藏简称为J1,陶缸窖藏简称为J2。J1保存完整,出土钱币共计12万余枚,重约700斤。分铜钱和铁钱两种。铁钱锈蚀严重,不易分离,仅能辨识出两枚大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迄今已出版11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5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
《海岱考古》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编的关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的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系列考古学文集。此丛书集中发表了山东省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简报与报告,有重点地刊载了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BR》第十四辑收录了16篇发掘、调查、分析鉴定报告和7篇研究论文,为山东地区考古学文化体系的完善增添了新的材料。
《考古与文明》系列丛书探讨的,是人们触摸得到的曾经深藏在历史尘埃中的华夏文明,拂去历史尘埃,这些神州宝藏便见缤纷光彩。沫浴文化的雨露,蹈循历史的印迹,我们可以聆听到华夏文明演进的千古足音。本书为《考古与文明》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是对古代玺印与篆刻的回顾,以图文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战国古玺、秦汉玺印、明清流派印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