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经济日报社高级记者围绕经济形势、政策热点、群众关注焦点等内容进行独到深入的报导的集合,收录2020年9月4日到2022年10月26日经济日报国际经济观察专栏刊出的共100篇专栏文章。书中内容着眼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发展论、贡献论,建设国际经济领域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阵地,努力成为中国观察世界经济的重要窗口。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设实践,夯实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合作基础成为带一路倡议新的诉求。本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研究:理论、评价和战略(18VDL010)研究成果,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构建内在机制理论体系、发展效率测度体系与面板Tobit实证分析体系,从微观、中观、宏观三重视角着
《2022民生散文选》精选了李舫、韩少功、丁晓平等60余位著名作家2022年发表在全国主要文学刊物上的各类优秀散文。作家们立足生活前沿,以把握时代脉搏的笔触、真实朴实的表现手法,抒写民生民情民意,讲述生命的种种意义。这些文章寓意深刻,文字优美清新,字里行间流淌出浓浓的人文情愫,在感受真挚情感的同时,也让我们听到伟大祖国
《富国的伪善》对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和其他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世界是平的”的观点进行了抨击。弗里德曼和其他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只有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和广泛开放的国际贸易,才能让挣扎中的国家摆脱贫。张夏准认为,经济危机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而这些理论正是本书所批判的对象。《富国的伪
《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是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书稿重点关注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等世界知名湾区的发展情况。以纽约、旧金山、东京、深圳、香港、广州几大湾区重点城市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世界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主要湾区发展水平做出测评,形成《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书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见证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辽宁最早建成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创造出众多的“全国第一”的辉煌,比较优势凸显。但改革开放后,辽宁经历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的阵痛,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时代辽宁振兴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如果充分发挥辽宁的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研究室联合共建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视角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一批科技前沿动态、科技决策参考和科技智库报告。本书所集结的文章中,既有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经济预测报告。本书根据2022年的各种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经济景气分析、投入产出技术等对2022年我国经济的不同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回顾,对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经济变量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书由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行业经济景气分析与预测和
本书共有6大部分,分别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区域协调6篇。每部分结合当前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对本篇主题从第三方智库视角进行战略解读与落实策略研究。紧随其后为精选案例,每篇10~20个不等,从不同的视角筛选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特色的案例,以记述的方式呈现,最后总结案例可借鉴经验,以
本书通过搜集整理中世纪行会的原始法律文献,包括汇编典籍、法庭备忘录、当事人诉状、信函、账簿等资料,努力研究呈现欧洲中世纪行会的存在形态与法律属性,还原中世纪法律制度的原貌,试图通过“身份”与“契约”的张力关系,将欧洲中世纪行会在法学理论的基本脉络中予以定位,并为当代行会组织、商事裁判可能存在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寻求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