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专志是地方志的变种,较之于地方志的相关内容更为翔实和专业。金石是传承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几千年来,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和多彩的艺术资料。本书所收录的130余种地方金石志,多出自谙熟乡邦文献的大家名家之手,如缪荃孙、金毓黻、徐世昌等。该类文献在刊刻、保存和流传方面较之地方志,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抄本稿本状态,即
金国荣,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州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杭州工匠、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事南宋官窑青瓷的研究与制作近40年。他对于南宋官窑的釉色、开片、造型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致力于把南宋官窑所具有的特色保持并传承下来。近年来,由他独立设计、制作、完成的官窑
“物之华”这一展览是由司徒立和许江共同策划,这一展览的形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西方静物画与中国古代宋瓷为主体的器物并列在一起,以画观物,以物映画,在二者的相互沟通之中产生出的微妙交融。本书基于这一理念,希望读者透过这样一种观看,可以内视人类之天性,在华而不实的浮世中,有片刻之肃静,走进一种实而不华的境地。宋瓷作为中国古代瓷
《中国汉画大图典》以我国历年出土发掘的汉代雕塑和画绘作品为基础,整理汇集出约13000个汉画图像艺术单元,分门别类,形成一套七卷本的以图为字,用图像来解读先秦及汉代社会和文化的图书。本图典一至六卷的图像采自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瓦当、肖像印等实物之拓片,并辅以门类述要、专题文章等作为说明和补充。这六卷内容分别为人物故事
人类已有200万年的历史,而文献历史学仅研究了人类全部历史的0.2%,没有考古学我们就无从了解人类在没有书写文字的年代,所发生的演化与变迁。当时的人类并未使用文字,因此并未留下关于他们自身的文字记录以供我们研究。人类历史的99.8%需要考古学去解决,考古就是对“哑巴文物”的语言翻译。考古学提供的信息不仅远比典籍文字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