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字符号作为分类依据,在已有的史诗叙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格尔》为具体范例,在研究中引入并运用广义叙述学理论方法对口传史诗的叙述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对不同阶段口传史诗的叙述特点和规律作出总结,为口传史诗研究推介一个新的理论方法,构建一个宏观的研究视域。
本书是西藏民间文艺若干问题的研究,阐述了藏族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本书思路是两条路径相辅相成:一条是“文化-文学”的,即以书写的文学性为视角,观照世情小说中的佛教书写有哪些作者的主观色彩、文学加工;另一条是“文学-文化”的,即以书写的描述性为视角,观照世情小说中的佛教描写可以为我们了解明清史,尤其是明清宗教史、文化史提供哪些资料,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宗教生态和宗教样貌等。
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下篇是未刊稿及删稿,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析,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
本书深入品读《三国演义》中的人生智慧,语言生动、见解独特。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智慧的人,那么请赶快开始三国人生智慧的探索之旅吧。
本书编写是在张相先生《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已有的基础上,做一点拾遗补阙的工作。此书本具有《诗词曲语辞汇释》补遗的性质。本书所收录的诗词曲中的单词短语,大都是所谓非雅诂旧义所能骇、亦非八家派古文所习见的特殊词汇。在资料来源、取例汇义以至编排体例方面,大率不出《诗词曲语辞汇释》叙言中所指示的蹊径和范围。本书所收词语,计标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清明》《陌上桑(节选)》《枫桥夜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春晓》《终南望余雪》《凉州词》《冠岩》《绝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竹枝词》《暮江吟》等。
本书共八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新诗鉴赏论,从内涵、主题、风格、技法、鉴赏五章来构建新诗鉴赏的理论体系,理论分析与作品品读相印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二部分为诗人创作论,选取了百年新诗中备受读者喜爱的徐志摩、海子、艾青三位诗人为代表,综述诗人的创作道路和诗歌美学,激发读者对新诗诗人的兴趣。
本书作者大量运用稿钞本等文献,扩大了研究对象;同时也将目光投射到前贤未曾瞩目的学者和著作之上,如范家相、庄存与、魏源等人及其成果,对清代三家《诗》研究的进程作了全面且清晰的梳理,并对清儒所作三家《诗》归派的方法论和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修正,为三家《诗》甚至两汉经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意境基本理论的论述,第二部分是对历代词人及其作品的评论,第三部分主要论述词与其他诗歌形式的联系和区别。本书在部分篇目内容上进行了调整,添加了相关作品以供参阅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