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书法、篆刻作品的形式来书写、描画湖南山川名胜的散文、诗词及描绘四季草木的散文、山歌。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潇湘屐齿:以精美散文的形式,为湖南省十四个地州市的风景名胜作写生素描。描绘山川风貌、风土人情,绘形绘色绘神,令人神往。每个地州市选取2-5个风景点进行描绘。为增强感染力,又配上同题诗词可与对读,相得益彰。同时聘
本书不拘体裁,从小说、文艺理论到诗歌,选编了聂梦兮、陈武、王国华、聂作平、沙爽、吉布鹰升、汪树东、李凤琳、王池光∕清荷神韵等多位作家、诗人、学者的作品,文字流畅清晰,风格各具特色,文学到学术的过渡和跨越完美契合在编者的编选意图之中,显得层次立体却娓娓道来。
此集为《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系列之一种。全椒初建于西汉,今属安徽省,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文风昌盛,历代文人都热衷于著书立说,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宋代至民国,全椒文人编著的书目约有342种之多。一县之地而产出如此众多跨代久远的古籍,在全国当为罕见。而据历代《全椒县志》记载,椒人的许多著作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轼海外集笺注》选取苏轼《海外集》中海南作品,以儋州部分为主,把苏轼在海南的创作,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单元,对诗92首,词3首,文91篇(包括存疑部分),进行整理,加上笺注。编者注意历代编选、刊刻、传抄、年谱等不同传播形式,利用所处海南的地域优势,力图以简洁而不失活泼的形式,还原苏轼在贬居海南期间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精
第一卷是小说,阎伯群先生编。伯群虽然远在霸州,但书院有事招之即来,为我分担过很多琐屑。认识伯群是通过李瑞林先生,下月正好满十年。初次相见在天津社科院,张元卿兄的办公室。这次见面给三人都留下了深刻记忆,奠定了我们后来的“铁三角”关系。第二卷是诗歌,罗广才先生编。此卷之成是为与小说呼应,乃我威逼利诱广才编出来的。广才是我的
本书之所以取名《东篱菊》,是因为作者敬重开我国田园诗风气之先的陶渊明的风骨,以及其返璞归真、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清新诗风的才情。《东篱菊》中有翰墨情缘,有良师益友,有人生感悟,有人间亲情。温暖的文字,犹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贯穿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本著作选取了启蒙、革命、信仰、童年、乡土、都市、疾病、复仇、鬼魂、漂泊等十几个常见母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鲁迅投入到这些母题写作中的个人因素,这些个人因素给他的母题书写带来哪些特有的情绪意结和叙事原型,并进一步分析鲁迅的这些特有的意结与原型给后辈作家造成的影响,给中国现代文学的母题书写带来哪些新鲜的东西。本著作认为,鲁
临潭县隶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古称洮州,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临潭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更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诗人、作家辈出。本丛书精选临潭70年代表性作家发表在各大报刊发表的作品,分小说、诗歌、散文三卷,堪称临潭文学成果的总体呈现。
《新中国70年优秀文学作品文库散文卷》精选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表的百余篇散文佳作,如20世纪50年代的有冰心的《小橘灯》等,60年代的有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70年代的有丁玲的《杜晚香1979》,80年代的有汪曾祺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90年代的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21世纪的有陈忠实的《原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