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当代美学的问题域中聚焦审美共同体的问题研究,在内容上呈现为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美学之维、审美共同体的共识与差异、主体化与去主体化、边界与去边界等具体问题,以及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批判等章节。当代批判理论经由共同体审美和感性维度的阐发,营构出基于容纳差异的、去主体化的、无边界的、非实
《美学》辑刊(俗称“大美学”)创立于198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办,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创立的美学专业刊物。在1980年代哲学和美学刊物和书籍稀缺、研究资料匮乏的时代背景下,《美学》以其深广的专业性和深刻的思辨性启蒙了几代美学学人,奠定了80年代审美现代性启蒙的基础和美学学科的问题域以及学科发展方向。201
《南宋四雅》是一部深入探讨南宋时期生活美学的精彩著作。作者许丽虹和梁慧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精美的插图,详细介绍了南宋时期的插花、焚香、点茶和挂画这四种雅致的生活方式。书中不仅展现了南宋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高雅情趣,还揭示了这些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无论是插花的精致、焚香的幽玄、点茶的技艺,还是挂画的艺术,书中
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历史的)审美特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一种自发的审美倾向,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文化审美特色的集中体现:那种对灵魂与肉体合一的永生意念,那种在自然物态中体悟诗韵节律的生命意识,那种将天象展现在人间的人生理想,那种圣境不离凡俗的个体人格等,一句话,中国人在此岸中追寻彼岸的超越精神,在实际生活中
《美学导论(第5版)》在对世界美学史进行批判思考的基础上,吸收中国古代美学精华和西方最新美学成就,按照当代学科体系要求,重新建构美学原理体系。本书对重要美学难题,如审美的现象分析、美学的基本类型、美的文化模式、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等,都进行了新的思考和精论,特别突出了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非西方美学在世界美学中的特色和地位
《ICICLE》系列图书将通过摄影师的视角来展现之禾的时尚艺术美学,以此建立一个之禾时尚美学社区。本书将诠释品牌的时装形象、品牌哲学、文化艺术理念、可持续时装产业链进展等内容,试图在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读者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设计师、策展人和合作伙伴的创造力,展现摒弃多余设计,展示天然之美的设计之道。
本专著重点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审美文化形态变异和与之相适应的美学价值理论变迁,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双重背景上,揭示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载体对我国当代美学的深刻影响及其所涉猎的理论问题,形成对数字化媒介时代美学理论观念转型,和学理新形态生成的一种原创性学术探索和理论构建。内容以虚拟现实技术下美学生态语境、审美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FriedrichNietzische,18441900)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尼采在本书中秉承瓦格纳通过艺术重建神话的理想,构造了一个文化哲学理想,撇开以早期希腊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的艺术文化,批判后起的科学-理论文化(发端于苏格拉底的科学乐观主义
本书是艺术史研究著作。20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史学者掀起了新艺术史运动,这次运动批判了传统守旧的艺术史,开始将人类学、符号学等引入艺术史研究中。在新艺术史运动中,结构主义艺术理论兴盛起来,本书正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冀为中国艺术史理论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构主义理论主张通过结构去认识事物,它本是一场流行于20世纪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