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大豆国内供给安全:韧性特征、形势研判与战略选择;气象灾害趋势变化下粮食生产风险与韧性治理研究;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我国粮食全球供应链风险防控研究等。
本书以正式出版年份标序。其统计数据起讫日期: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起讫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渔业统计数据起讫时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中,渔民家庭收支调查相关数据来源于全省9个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样本县调查年报数据。渔业统计数据来源于全省14个市(州)128个县(
本书由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水产学会组织编写,统计数据起讫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统计数据的数据来源为重庆市39个区县(高新区)。全书开篇综述介绍了重庆市渔业统计情况,并使用统计图形象直观地进行了展示。具体统计数据共十三个部分,包括渔业主要指标及增减情况、水产品产量、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养殖单产、
从保障粮食安全向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发展是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生结构性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面临一系列重要挑战,包括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结构转变的结构性不平衡不断深化、重要农产品经济效益低下与竞争力不足、重要农产品生产布局不平衡加剧了资源与环境约束等。本书聚焦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保
在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背景下,利用四川省608户生猪养殖场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内生转换模型构建反事实框架,分析了产业链组织、融资行为对生猪养殖场户生产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链组织参与对养殖户融资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影响主要作用于生猪养殖户的正规贷款。且信息共享、合约实施、金融素养在产
该书界定了乡村运营的概念,通过详细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角色与功能,揭示了其在资源整合与效益提升中的关键作用。本书的亮点在于,深入挖掘了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通过文化利用、品牌塑造、活动策划等手段激活乡村活力;同时,通过引入业态开发、数字化运营等现代管理工具,构建了乡村运营的新生态;提出“多规合一”理念,
本书以科学试验数据为例,通过针对性示例代码详细地介绍Python在数据保存、统计等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字符串、浮点数等Python基本数据对象,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Python原生数据容器及方法,以及NumPy、SciPy、pandas等科学计算第三方模块增强型数据容器及方法或函数在数据分析应用中的作用;
本书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人济世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工作站赋能乡村振兴总结报告(2021-2024年),20212023年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调研大赛前10名或前15名已进行初步筛选分类,2024年报告为本年度出行的29个团队报告汇总。全书由总报告及分报告组成,分报告由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构成。
本书站在“互联网+”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乡村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探索。内容包括:“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强化支撑体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化,推动乡村振兴、“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等六章。
本书全面系统回顾2024年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运行情况,并对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判,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净菜生产基地、盐碱地综合利用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