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在介绍蒙古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蒙古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和意义,蒙古语规范化及其对象和标准,蒙古文学语言以及我国方言土语,蒙古语规范化的特征、原则和措施,蒙古语的语音规范(蒙古语语音规范概要、蒙古书面语与口语的对应、蒙古语标准音与各方言土语的比较),蒙古语的文字规范(蒙古语文字规范概要、不规范单词的规范问题
本书以西夏文献异译本校勘所得的通假字和西夏文通假字书《择要常传同训杂字》为研究对象,对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西夏文献中的通假既有西夏语内部的通假,也有夏、汉语之间跨语言的通假,即由汉语语音引发的西夏文通假现象。此外,还有“双重通假”和“复音词通假”两种不见于汉文文献,首见且独见于西夏文献的特殊通假形式。本
本书调查的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乡德兴村等被称为巴米的门巴族人所说的一种语言,该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目前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本书稿严格按照语保的统一要求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撰写而成,全书内容共分导论、语音、词汇、分类词表、语法、语料等六章。不仅涉及该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描写,还包括三个分类
湖南新宁瑶族峒话
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分侾、杞、润、美孚、加茂五种方言,其中加茂方言最为特殊,与其他黎语方言都不能通话,《关于划分黎语方言和创制黎文的意见》曾把加茂方言和黎语其他四种方言划为平行的两大方言,可见加茂方言与黎语其他方言相异之大。加茂方言使用人口较少,仅占黎族总人口的7%,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保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
此部词典的特点是,除收词范围较广,收入了大批此前未收入(语言学)词典的术语外,其作为对照起点的汉语语文学术语实际上最大程度上与哈萨克语的术语相吻合,其取舍范围参考了哈萨克语术语特色,而尽量未取汉语中独有而哈萨克语中没有的术语。这部书与之前出版的相关专业术语词典在受众范围、选词范围、术语风格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它们
摩梭人是川滇交界处人口数量较少的族群。云南摩梭人数约有2万,主要分布在宁蒗彝族自治县。本书以云南摩梭人的语言生活现状及保留了历史上云南摩梭人语言使用印迹的摩梭话村寨名为研究内容,对云南摩梭人的语言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
《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系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系列图书,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厦、曲木铁西两位专家担任主编。本辑由16篇文章集结而成,主要聚焦中国语言文字学科研究的热点、难点、焦点,反映近年来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及应用研究、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新探索及新观点,同时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等,这些文章集
本书在充分参照土家语各个方言描写成果的基础上,加以田野调查的实证语料,借鉴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和成果,以“斯瓦迪士百词表”为纲,通过“三级比较法”和“比较词义法”,对土家语核心词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斯瓦迪士百词表”的100词基本可作为土家语的90核心词,或者核心语义场。而90个核心语义场的比较结果证实,土家语与藏缅语族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是时代主题。《字在内蒙古:设计学视角下蒙古族文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一书上编理论探索,全面展现了蒙古族文字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发展与传承的时代议题,在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前提下,既要响应支持国家的整体战略部署,又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厘清民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