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各地人民群众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大、中、小不计其数。本文献集精选黄河流域的五大水利工程人民胜利渠、刘家峡水电站、三门峡水利发电工程、引洮工程、引大入秦工程的建设资料,内容涵盖工程修建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宣传与组织、群众团结协作、国际援助等方面,资料来源主要
本书内容分为综述、汛旱灾情、应对过程、决策与行动、2023年大事记、名词解释、全国洪涝、干旱、台风历年灾情统计等部分,以专题地图、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2023年中国汛旱灾害信息,不仅可向各级政府与社会提供真实可信的防汛抗旱及减灾基础信息,同时还可为加强灾害管理、评估防汛抗旱工作、制定减灾策略等提供基本依据。本
以河流关系研究为切入点,有助于深化对典型区域人地关系问题的认识。京杭运河穿越了多个纬度带和季风气候带,沟通了中国的五大水系,运河与各大水系的关系制约着漕运进程,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黄运关系。本书以明清时期为研究时段,以“黄运冲突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气候水文条件下的黄运关系实况及其对运河漕运
本书针对河湖堤岸迎水坡面水土流失与植被退化严重等问题,结合库区水位变化与边坡稳定性分析,对迎水坡面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就不同功能区特点筛选了相应的护坡适生植物,集成构建了迎水坡面梯级生态防护技术与模式,对护坡植物适应性、水土保持、消浪减蚀、植物多样性等效益进行监测,并在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进行了示范应用。该研究成
本书针对水利部组织制定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SL/T534-2023)进行解读,从规范标准制定的背景、结构和特点,标准实施的作用和意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调查、建设布局、防治措施、管护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主要有:第一部分概述包括标准制定的背景、标准结构和特点、标准实施的作用和意义;第二部
政治、技术与环境:清代黄河水患治理策略研究(1644—1855)
本报告由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编写,长江委审核。本报告结合长江流域特点和社会关注热点,介绍了长江流域气候、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生态环境质量、河道水沙、航运的基本状况,详细阐述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航运发展、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管理、智慧流域建设等方面的治理与保护成
本书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力学理论分析、概化水槽试验与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预警与治理技术研究。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揭示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机理与典型护岸工程的水毁机理;研发了不同尺度的床面冲淤与崩岸过程耦合的动力学模拟方法;创新构建了基于动力学模拟与机器学习的河道崩岸预警技术;总结提出了河
本书介绍了长江流域自然概况和长江上游梯级水库建设情况,系统分析了长江流域近60年和近120年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演变特征,重点对金沙江下游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和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分析。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流域近60年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对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和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重点研究。对202
本书共分6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工程抢险的含义、特点、组织与实施;第二章工程抢险基础技术,介绍了3种技术:水流控制技术、工程爆破技术、工程挖填技术;第三章介绍了城市内涝技术及城市内涝应急救援;第四章抗洪抢险技术,包括堤坝渗水险情抢护、堤坝管涌险情抢护、堤坝漏洞险情救护、堤坝漫溢险情抢护;第五章堰塞湖抢险技术,包括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