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多通道数据融合技术,将北斗系统、5G通信技术、其他传感器等多种监测手段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准确的大坝监测。通过建立基于北斗/GNSS的多传感器融合自动化水库大坝智能监测系统,研发具有诊断大坝健康状况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构建了一套功能齐全、流程清晰、自动化程度高的基于北斗/GNSS的自动化安全监测
本书对许家崖水库的安全监测设施改造提升和标准化管理平台建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许家崖水库大坝原安全监测软件功能比较单一,仅能实现数据的采集、报表的生成等功能,缺少必要的数据分析、资料整编等功能。大坝安全监测、表面沉降位移监测均基于人工观测,缺乏必要的自动化观测设备,在数据观测的实时性和连续性方面存在不足;水库的视频监控、
武都水库工程是水利部、四川省重点水利工程,被邓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武都水库大坝建基面开挖深度研究》首章介绍了工程概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二章总结了坝区工程地质条件;第三章分析了坝区岩溶特征;第四章研究了坝区岩体结构面分类及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第五章研究了坝基岩体力学参数取值、建基面确定及抗滑、防渗工程处理;第六章
本书主要介绍作者提出的一种新的边坡失稳判据,在结合强度折减法计算安全系数和进行边坡优化设计时,新的边坡失稳判据不必假设和搜索临界滑裂面,相对于已有方法,本书方法具有明确的边坡失稳客观标准,避免了边坡失稳判断过程中的人为主观因素。全书共8章,主要包括:边坡失稳判据研究的意义、极限坡面曲线的计算、边界条件的研究、敏感性分析
本书内容来源于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围绕水库大坝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从水库大坝智能勘测设计、智能建设、运行安全智慧管理三个方面开展了发展战略研究,系统总结了各方面目前的研究进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亟须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水库大坝建设和运行提供战略保障。
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综述,介绍了水电工程地球物理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为全书总的概述;第2章介绍了水电工程中最新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技术以及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相关概念,为本书的技术基础;第3章介绍了水电工程前期勘察中采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第4章介绍了水电工程施工期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和技术;第5章介绍了水电工程
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水库大坝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评估方法、标准构建、管理决策和工程应用等内容。主要包括:第1章水库大坝风险分析的基本内涵以及国外水库大坝风险管理现状,对比分析了中国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并明确了水库大坝风险管理的关键内容。第2章分析了国内外水库大坝溃坝统计资料,并简述了国内外水库大坝典型溃坝案例
本书针对水闸工程闸室结构变形、渗流破坏、闸下消能防冲设施破坏、混凝土老化、闸门及启闭系统破坏、水闸上下游河道淤积和水闸地震震害等常见问题,系统介绍了水闸地基纠谝及加固技术、防渗排水设施修复技术、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水闸的冲刷处理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劣化处理技术、闸门和启闭设备维修加固技术、水闸上下游河道淤积处理技术和
本书共分三篇十三章。第一篇为雾江滑坡体优化治理。第二篇为泄洪洞消能防蚀。第三篇为面板堆石坝反馈分析及筑坝新技术。
本书内容: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百色市右江支流澄碧河上,是一座具有发电、防洪、养鱼、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于1958兴建,1961年10月基本建成,为典型的“三边”工程。水库大坝为黏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70.4m,因施工质量差,蓄水后渗水严重。1972年至1974年进行了第一次除险加固,在原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