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畸人》为小泉八云在东京大学上的十堂文学课的讲稿,讲述十八、十九世纪欧洲性格怪诞、身世离奇的十位作家:威廉·布莱克、曼德维尔、伊拉斯莫斯·达尔文、威廉·贝克福德、克里斯托弗·斯马特、乔治·博罗、路易斯僧、贝多斯、兰德、皮科克,在生动的讲述中,带领读者重回哥特时代。也许他们其中有人已被遗忘,但后来的经典:《弗兰肯斯
《眼戒》是青年作家水鬼的第一部笔记小说集。其中故事多取材自历史典故,加以民间传说,构筑悬浮的故事世界。写旧江湖、草莽、民间、底层生活,写由贫穷困苦而生成的一种怪诞妖异;也写到近代中西之交,物质意识碰撞的一点余味;也重建了一种旧时桃源、未受现代沾染的情境,非常鲜活,让人一下子回到江湖画面。水鬼的写作某种程度上与《聊斋志异
两个普通的女人:一个有多活泼,另一个就有多沉静;一个有多厚脸皮,另一个就有多羞答答;一个有多随遇而安,另一个就有多清醒倔强。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充实又悠长的求学生涯中遇到了彼此,还莫名给对方加了一层维持十多年都没有碎的滤镜。毕业之后,一个生活在小县城,一个求职在大都市,却意外发现这世界上的收获和困惑真的大同小异。于是
本书关于西方文学思潮发展史研究的学术性丛书西方文学思潮发展史论丛中的一本。在文学艺术领域,浪漫主义堪与德国的哲学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与美国的政治革命相媲美,同时又是对它们的表达或补偿。浪漫主义在西方文学与文化史上影响重大。本书站在跨文化比较的基点上,以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为切入口,阐释浪漫主义的本源性特征与内涵,同时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导论》立足于国内外后现代文学研究成果,在对作为问题与概念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学术史梳理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叙述其文学史发展脉络与跨国影响谱系,解读后现代主义文学诸流派及核心作家作品。
本书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本成果有显著的创新性,对理解现代性进程中的颓废现象有重要参
本书关于西方文学思潮发展史研究的学术性丛书西方文学思潮发展史论丛中的一本。本书从诗学观念、创作方法和文本构成等诸层面展开,对自然主义文学思潮进行创新性阐释,揭示其在与同时代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风尚相互影响、共同存在之文学空间中的主导性地位,并指出其对20世纪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书在理论阐发上的重大
迈克尔·夏邦是新世纪以来美国文坛上熠熠闪光的新星,既摘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又拿下了星云、雨果、轨迹、侧面四项科幻大奖,并入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更令人瞩目的是,他担任好莱坞编剧,创作了《蜘蛛侠2》《异性战场》等科幻电影,同时受邀于迪士尼电影公司,创作了《创:战纪》《白雪公主和七武
国内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2021)的学术专著尚付阙如,本书又望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引路之作。该书主要从共同体的理论视角来探究古尔纳小说中的难民书写。在对相关理论和背景作梳理和介绍之后,本书分四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一、通过《天堂》《来世》以及其他小说文本分析东非社会中所存在的压迫、剥削和奴役,比如隐性奴隶制、殖民创伤
在当下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沟通方式的新时代历史语境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均受到历史进程诸多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为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比较文学也遇到了诸多难以突破的问题。不仅许多文学理论概念、传统阐释文本的评论模式及方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世界文学经典研究及教学同样也遇到了诸多新的难题。由于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