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临摹与创作
本书为侯马盟书的书法精粹选编。侯马盟书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土以来,以其精美的朱书书写震惊考古界与书法界,并掀起了研究与学习侯马盟书书法的热潮。但受历史条件所限,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出版的《侯马盟书》均未能真实呈现侯马盟书的书法特色。不同于以往考古研究的出版视角,本书以侯马盟书的书法特色为主要呈现对象,甄选侯马盟书字迹
《陈从周全集补遗》之一种。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浙江杭州人,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他是一代园林艺术宗师。一生挚爱中国传统文化,集园林、建筑、诗文、书画、昆曲、鉴赏等艺术与一身,博大精深。他是把中国园
本书为《书艺对对碰》,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书法艺术也因为诸多外在因素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书法,五大书体都已出现,也出现了大量青史留名的书法家。
本书为《体系创新风》,元明清三代书法家主要在继承前人成熟体系的基础上对书法艺术进行总结汇通,形成结合当时时代审美风格的书法艺术,但与此同时也逐渐走入了程式化的固定模式。
这是一本为希望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同时追寻内心浪漫的读者打造的诗意书写练习册。 本书以“爱”为主题,按照暗恋、告白、热恋、分手和爱的哲理5个主题编排。每个主题精选了多首触动人心的英文诗歌,搭配唯美的中文译文,带领读者从爱意的萌芽到深情的告白,再到爱的甜蜜、遗憾与永恒,感受情感的每一种色彩。读者在抄写诗句的过程中,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沈尹默(18831971),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书法从欧阳询《醴泉铭》《皇甫诞碑》入手,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李瑞清(18671920),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江西抚州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书法上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康有为(1858—1927),近代思想家、书法家。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丹灶(今属佛山市南海区)人。清光绪进士。书取法《石门铭》《爨龙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于右任(18791964),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号髯翁、太平老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等,笔名右任、骚心、大风、半哭半笑楼主、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