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亚历山大·柯瓦雷关于科学革命主题的论文集,共收录了六篇以科学革命为主题的论文,集中体现了作者对科学思想史编史学纲领与科学革命观的深刻见解。前四篇围绕伽利略所发动的科学革命而展开,后两篇则分别与伽桑狄和帕斯卡有关。柯瓦雷在这六篇论文中运用标志性的概念分析法,认为科学的进步体现为概念自身内在和自主的逻辑演变,主张“人
本书追溯了过去50年左右新加坡科学各个领域的历史和发展。其涵盖了负责科学经费和研究政策的政府机构,一直走在国家科学人力和研究发展前沿的学术机构和部门,在基础和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新突破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科学界建立的应用科学研究、科学博物馆和教育以及学术和专业机构,使新加坡科学家能够更有效地为国家服务。每篇文章都由知名作者
《燕赵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典籍萃编》一书是整理祖国科技文献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最新成果,也可以算作“格致全书”之一部。本项目计划首先出版第一辑先秦卷,后续出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清卷等。本卷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收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献,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家崔寔、董仲舒、张丘建、张华等人的相
“2076年12月21日,冰岛亨吉尔火山旁的奈斯亚威里尔地热站,云层覆盖率为88%,地磁指数为7.8.今天我有93.5%的概率欣赏到变幻莫测的北极光……”这是一段名为汉斯的仿生人的日记,在寒冷的冰岛,汉斯独自一人负责管理第二大地热发电厂。时间像冰山一样凝固,除了期待一下北极光,汉斯只能靠戴维·加耶教授的科技史系列片来填
现代科技的大树和硕果源于古代科技的萌芽和花朵,古代科技也含有更多的文化内容。本书全面、扼要地介绍古代的科学技术,分为古代的技术和古代的科学上下两篇。上篇包括石器、编织、弓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与火器、指南针、陶器和瓷器、蚕与丝,下篇包括数学、天文学与历法、医学、生物与农学、旅行和地理。读者可通过本书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本书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
本书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师部分已发表论文的文集,全书包括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实践哲学、产业哲学和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六部分,各部分在学科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透过本文集,读者既可以了解不同时期教师们关心的学术热点问题,也可以看到研究水准提升的过程。
本书汇集了《中国科学报》“两种文化大家谈”与“科玄新论”两个专栏的精彩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围绕“斯诺命题”,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是否分裂、该不该弥合以及如何弥合等问题;下编回顾百年前中国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思想大碰撞,就科学与价值观、当代科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等新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书主要从影响人类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角度遴选了十项科技发明:3D打印,改变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将人类的制造价值带回中心;燧石,所有技术之母,与人类的起源密不可分;制动器,速度的反面,人类交通不可或缺;咖啡机,引发了资产阶级的崛起,催生了新的文化民主形式;谷歌搜索栏,自古登堡印刷术以来最伟大的文化革命;远程遥控器,家庭权
工程哲学是哲学学科的新分支,问世于21世纪初期。本书围绕“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以理论解释加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由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工程本体论、工程知识论、工程方法论和工程演化论构成的工程哲学“五论”体系,展示工程伦理、工程传播、工程与社会以及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