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军事环境史专著,涉及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是作者十余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军事环境史是聚焦于军事而对人类与环境间互动关系历史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审视环境因素与人类军事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正面的、负面的、推动性的、阻碍性的等等),以及这种双向互动过程体现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自然观变化。这一研究有着突出的跨学
本书精心收录了2021-2022年部分文章,以期为我国环境外交发挥决策参考作用。全书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全球环境治理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
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土地功能分区,实则是进行空间利益分配。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为了实现生态服务的主体功能,对其土地用途、自然资源利用、相关产业进行了限制和禁止。基于空间外部性,这种限制导致双重后果:一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利用受限;二是为其他主体功能区带来了空间正外部性,由此,重点生态
本书以中国绿色发展转型作为切入点,聚焦党中央治国理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通过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协调共建生态文明制度的理论路径与研究视角,围绕为什么要建立市场化机制、建立什么样的市场化机制,以及如何建立市场化机制三大现实问题,对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MBIs)内涵与外延、演变历程、运行机制、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影响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在此背景下,系统研究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推进研究。首先,通过阐释研究缘起与意义,述评文献研究现状,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从不同的角度论述
从阿兹特克人的同类相食,到墨西哥城的陷落,人类的态度和欲望在历史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从因鸟粪而起的战争,到香蕉共和国的出现,人类文明所依存的自然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节点,拉丁美洲历史被分割为截然不同的两段。遗失的文明曾如何生存与发展?欧洲的殖民者又带来什么变化?走遍新热带地区,跨越六百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折射出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改革的紧迫性。本书综合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中国现行环境规制政策实施现状及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从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政策是否会产生差异影响入手,探析政府干预及公众诉求在波特效应触发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从政策效果优化及政
2020年,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与经济关系、环境法治与体制、环境社会治理、环境与健康、流域与面源治理,国际环境问题、能源与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战略与政策专报、学术文章,部分研究成果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运用,为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本书即是对这些专报、学术
中国环境规划与政策(第十八卷)
本书围绕民国时期图书、报纸和期刊爬梳环境史资料以形成丛编,本书为第一篇气候环境篇。主要收录期刊报纸中气候数据、学术资料和调查报告以及当时学者对气候与农业、气候与军事、气候与文化等关系认知的资料。合计约为60余册,集中收录了民国时期近四十年的气候环境资料,资料集中度高、系统性强,在支撑环境史研究的同时,能够为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