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书不仅为无数中国人提供了安身立命、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则,成为国人面对世界最强壮的精神力量,而且以儒家思想所建构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也深刻影响了日本的知名企业家。尤其近代以来,成功将《论语》的思想,应用于经营的日本企业领导者,比比皆是。如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们的经
本书是一部“论”“解”结合的老学研究著作。全书由上卷和下卷两部分构成。上卷主要论述老子哲学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从哲学本体论(论“道”之内涵及构成)、价值观(论“德”之师法“自然”的道德价值观)和方法论(论“思”之老子哲学唯物辩证思想观念)三个方面,结合现代哲学和科技的发展,作了深入的析理和探索性发掘。下卷结合上卷所形成的
《〈大学〉讲习录》,是山河大地系列讲习之一。山河大地读书会自2017年开始,每日凌晨讲习经典;截至2022年,完成十六部经典的讲习,笔记累计近五百万言。此部讲习,从2019年11月1日讲至11月30日,共三十讲。讲习以疏通文义、去繁就简、反求诸己为读书法,超越自说自话式的注
本书主要集中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范畴,即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其中,“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自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论语》便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本书是明代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讲解《四书》的讲章,经修改后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办,每年一辑,主要收录儒家典籍文献与儒家思想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此为第十七辑,收录论文22篇,内容涉及经学研究、版本校勘、专人专书、儒学新论、儒藏讲坛、《儒藏》编纂与研究六大版块,主要围绕《周易》《礼记正义》《四书》《说文》《春秋左氏传》《仪礼》《艺文类聚》《
潘又泉,多年研究老子文化,担任中国鹿邑老子学会副会长,退休之后,历经数载,用两千多方次石料,刻下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全文。本次拟将其两位孙女拟将其30年前印制的《道德经刻译》加上英译内容后重新出版。《道德经刻译》以篆刻的形式将《道德经》各章内容逐句进行了刻印,篆刻时采用了多种书法字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对于各
老子所著《道德经》以道和德为纲,涉及修身、治国、用兵、处世,被誉为万经之王。战略管理专家冯唐,研读中国古籍数十年,以成事学角度讲透《道德经》在现代生活的应用:成事之道,将帝王治国驭人之术,化为当代管理方法论;成事之德,把修身处世之学,化为现代人可实操的心法;本书十余万字,冯唐白话翻译《道德经》,通俗易懂,以自身20年战
本书以荀子的法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内容包含:荀子生平及其思想形成之考察;《非十二子》与《解蔽》中荀子的立身处境与关怀主旨;荀子宇宙观与人性论视域下的礼义法度建构;荀子对黄老法思想的吸收与发展;荀子对法思想的吸收与改造;荀子的明论域光明思想;荀子见秦昭王与儒家政论的展开。
在某种意义上,《庄子·外篇》的笔触较《庄子·内篇》更为犀利。因为哲学之思是一种切己的生存活动,所以,专题性地对外篇加以逐篇解读,并非出于单纯的理论兴趣或学术旨趣。阅读与致思作为哲学之思的生存活动,可以实现在对《庄子》文本的每一段文字的咀嚼之中。因此,本书就是对经由《庄子》走向自身的自由与自然
本书以马王推帛书《老子》原始出土图版文字为底本,以通俗读物的形式,利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历代传抄先秦古字、上古音韵训诂、周代礼制习俗、古代文化常识、古老辞书和大量古籍文献,以及被众多研究者忽视的如阴阳五行学、上古天文历法、古老中医等领域的常识,结合现代考古、逻辑推理、前后文意归纳等多种校诂法,吸纳近50年来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