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书稿内容涉及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大主要学科。书稿主题思想端正、立足学术前沿、探究艺术学专门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意义和出版价值。“艺术与设计学科博士文丛”是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建设项目,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设计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增进学术积累、提升内涵品质、传承文脉赓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项目号13BZW065)结项成果。本书是迄今为止研究理学诗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著作。第一章论定了理学诗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全面描述了宋代理学诗作者和作品的概况,这是以前的相关研究都没有做过的工作;第二章从纵向角度考察了宋代理学诗的发展源流;第三章从横向角度揭示了宋代理学诗的多
本书以讲记的形式,对南宋以来周敦颐《太极图》作了全面的考证和考察,区分了现有《太极图》版本的两大系统;论证了《太极图》五层图,每一层都是对太极的描述,并不是宇宙生成论的递进关系,并由此指出了早期周氏《太极图》存在的多种谬误;结合朱熹《太极图解》,通过“以朱证周”的思路,解决了周氏《太极图》标准样式问题;从最新理论成果出
这是第一部反映宋明理学开山程颢、程颐(世称“二程”)修齐治平人生的非虚构传记作品。作者以原始史料为依据,以《千家诗》卷首之《春日偶成》破题,演绎了传主“鲁台望道”“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典故,脍炙人口;叙介了程颢创立“天人一理”学说、洛阳论道、参与王安石变法,践行“视民如伤”的“官箴”,文史兼具;述说了程颐创办伊皋书
《近思录备考》十四卷,是日本江户时代第一本讲述、注解类的《近思录》本土衍生文献,是以宋代叶采的《近思录集解》为底本进行的二次注解。本次整理,以日本宽文八年刻本为底本。《近思录训蒙辑疏》是一部未完稿,仅有两卷。该书将中、日、朝三国性理学家的精要论说汇集一处,这既体现了作者宏大的学术视野,也对研究东亚理学思想传播有一定价值
本书收《近思录》研究及仿《近思录》共三种。1.《近思录释疑》,针对朱熹吕祖谦所编《近思录》及叶采所撰《近思录集解》,提出很多疑问,并加以解说。2.《近思续录》,编者宋秉璿认为朝鲜学者赵光祖、李滉似周敦颐,李珥似二程,金长生似张载,宋时烈若朱熹。他仿照《近思录》体例,把本国赵、二李、金、宋五先生的言行语录辑录在一起,成《
浙江心学指形成发展于浙江的心学系统。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宋明心学始于南宋时期的江西陆九渊,陆九渊杨简王阳明构成心学的主要发展脉络。本书则认为,先于陆九渊,两宋之际的浙江思想家张九成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心学体系。其后,浙江的史浩、吕祖谦、甬上四先生、袁甫、钱时在张九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心学,使心学臻于成熟。杨简等甬
《永嘉丛书》为清代学者孙衣言编篓刊刻的今温州地区学者文献,是“温州所刊丛书最著名者”,“校勘精审,最称善本”。是书随编随刻,共计刊印十五种,三百余卷,其中宋人著作十一种,清人著作四种。温州市图书馆藏有瑞安著名学者张桐旧藏《永嘉丛书》,计十二种,中《止斋先生文集》《水心先生文集》施有朱笔批点,批点内容涉及史料考证、文字考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一章,三编之间既具有连续性,又保持各自独立性,围绕宋明理学的道德政治这一主题展开,具体落实于责任、信任这一具体议题。上编通过横渠、二程、朱子,论述了从北宋至南宋的宋代理学家的责任观,具体落实为横渠《西铭》及四句教,二程《识仁篇》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论、朱子《皇极解》及相关奏疏。中编则聚焦“信任
吴澄(1249—1333),元代经学以及元代正统诗文创作和批评最具代表性的大家之一。 目前学术界的年谱长编体例多以年、月、日著录谱主生平事迹、作品与交游,本著期望将吴澄之于“元代多族士人圈”以及江西地方文化圈在元代崛起的影响力,作为编撰的核心内容,在体例上围绕国家背景、文人群体仕履交游、吴澄交游活动、重要文化事件及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