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本书一方面详细讲述了陈亮于南宋朝堂之外,作为一名在野文人、爱国志士,如何数次上书皇帝,直陈时弊,力主抗金恢复国土的全部经过;同时另一方面,本书对陈亮思想的形成、发展,其与朱熹等南宋大儒展开的思想论辩的经过与结果,也展开了透辟分析。陈亮“才气超
本书侧重追溯浙东学派的起源,重点考辨浙东学派的开山祖程颐与朱熹学说的异同,打破沿袭千年之成说,指出程朱两派学说截然不同,程氏学说为唯物、一元哲学,而朱氏学说则是唯心、二元伦理学家的玄谈。并论进北宋以前儒、道、佛三家学术思想的源流和南宋时期学术思想的概况。作者何炳松是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他非常关注理学发展兴盛的脉络
《理学纲要》是吕思勉先生主要的理学研究著作,虽是“纲要”,卷帙较少,纲领略具,但体例谨严,言简意赅。书中提出“理学之特色,在其精微彻底”“躬行实践”等观点,中多新意,是一本研究宋明理学的重要参考著作。全书共15篇。《理学纲要》是吕思勉关于中国古代理学的提纲挈领之作。迄今为止,学界关于理学概要、简史性的著作难有超过《理学
“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全译丛书”是为了让更多读者通过译本即可直接承继中国古代哲学遗产,使国外读者也可直接依据今译本译成外文,以利中外文化交流。本丛书可供研究者参考,也可供一般读者阅读。《太极图通书全译》是本丛书其中之一。《太极图通书》是周敦颐的哲学著作,《太极图》讲的是宇宙演化论,《通书》讲的是宇宙生成论。在思想上,两书有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文化巨匠,其思想文化之精髓已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族文化沃土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朱子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本书为朱子文化的普及图书,旨在为广大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一
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南宋陆九渊撰。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学者尊为象山先生,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与朱熹齐名,并称“朱陆”,二人常相论辩,争持不下。陆九渊之学远绍孟子,他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认为治学以“发明本心”为主,是宋明两代“心学”一派的开山之祖。陆九渊不好著述,传世者多为论
本书以程颢、程颐的文学为研究中心,试图将其置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同时借镜同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朝鲜半岛古典汉文学发展的他者立场,以期对二程的文学思想、诸体创作以及影响受容的多元面貌与价值意义作出一个系统性、总结性的全面客观的省察。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着重从二程的“文道观”“文学观”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胡安国与子胡寅、胡宁、胡宏,侄胡宪乃两宋时期著名学者,理学名臣,经学家,教育家。北宋败亡后,宋室南渡。胡安国父子为躲避战乱率家人从湖北荆门迁徙至湖南湘潭碧泉、南岳衡山,筑庐定居,讲学授徒,奉诏纂修《春秋传》,创建湘潭碧泉书院、南岳文定书院。从而奠定了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具有特殊地域性的学术派别——湖湘学派。南宋时的东南三
《宋代的学术文化与辞赋创作》本书将辞赋史与学术史融会贯通,深入勾画宋代文化的发展以及转向内在的演进历程,对揭示近世传统中国的面貌具有探索性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对辞赋作品的分析,揭示宋人对盛世的理解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探讨北宋中期以来宋人在构建宇宙秩序与心灵秩序方面的努力,追寻耕读传家观念和乡土中国的生活范式,发掘
《吴文正集》,一百卷,附录《道学基统》篇、《外集》三卷,元代吴澄撰。 吴澄一生著书讲学,所作诗文数量庞大,本书收录的诗文集题材广泛,有杂著、答问、说、字说、书、疏、序、记、碑、铭、题跋、墓碑、墓表、墓志铭、行状、祭文、制、诰、表笺、韵语、经筳讲议、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杂题等。吴澄所作诗文典雅宏丽,诸体皆备,学问规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