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理论为指导,全面科学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和辉煌成就,材料丰富、叙事清楚、论证准确,合理吸收了共和国史研究的新成果,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大事件、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都作了清楚的叙述和公正的评价;对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也作了正确的概括和较为全面的
本书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的论文集,共四十多篇文章。所涉议题重大,内容广泛,成果丰硕,是当代中国史学界研究成果一次高水平的展示。 论文集充分肯定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深入总结了新中国70年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有重点地讨论了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国史编年》)是以编年体形式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旨在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供翔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为国内外读者查阅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资料提供方便。举凡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民族、社会、人口、宗教、疆域、地理、区划、灾害、气候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者陈东林的文集,共收录23篇,主题多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探索实践,比如三线建设、四三方案、陈云应对物价风波、关于对外开放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的过程等,也包括曲折,如三年经济困难等。这些文章依据史料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研析,在发表时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本书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军事斗争到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任务转变,在、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定的政治信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情怀,积极应对国内国外复杂局面的挑战,采取了土地改革、治理黄河、发行人民币、抗美援朝、反腐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简称国史研究),是以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与中国古代、近代史研究相衔接,与中共党史研究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历史学科。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国史研究有其理论与方法。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在国史研究及其经验与规律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学科特别是中共党史研究等相近、相关学科的理论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过程中,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这四股力量在中国大地思想冲突与实力较量的结果。只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7章40节,揭示了自1949年10月至2021年7月新中国成立70多年间,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记述了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