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系志·贵州卷》分上、下两篇。上篇简要介绍贵州省土壤的成土因素、主要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分类研究的历史及主要土壤类型的诊断依据与标准;介绍土族和土系的鉴定与划分的方法及土系记录的规范。下篇从各土系的高级分类单元归属、分布与环境条件、土系特征与变幅、对比土系、利用性能综述、参比土种及代表性单个土体等方面,对贵州省新建
《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改良技术》以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的耕地质量建设为背景,较全面地反映浙西丘陵地区耕地质量的特点。《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改良技术》首章对衢州市耕地质量建设做了概述,介绍了所辖6个县(市、区)的耕地质量等级情况,论述了衢州土壤肥力状况。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了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改良的各类技术、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内
本书结合国内外研究溶磷微生物的进展,利用在山西石灰性土壤上筛选的高效溶磷细菌和溶磷真菌为试验菌株,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溶磷细菌对复垦土壤有效磷、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磷吸附特性、磷素流失风险、油菜产量等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溶磷真菌及组合真菌对复垦土壤磷素指标的影响,以期评价溶磷微生物对提高复垦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促进作物生长的
本书以土壤腐殖质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土壤原位固相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明确影响土壤原位固相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关键性因素,揭示土壤腐殖质在生物地球化学的氧化还原过程中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阐明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对气候变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机制,为研究土壤污染物的转化与积累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在土壤污染修
本书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输移规律研究的示范流域,是浙江省少有对流域降雨和输沙特征等相关规律进行研究的课题。经过2011~2015年常规断面的定点监测,获得了流域场次降雨的悬移质含沙量、污染物TP和TN等指标的监测值,初步掌握了流域场次降雨所产生的泥沙流失量和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并对流域的水质
畜牧业是重要的氨气和臭气排放源,我国大气NH3排放总量为980万吨左右,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我国NH3排放主要来自农业,其中畜禽养殖业约占50%(主要为畜禽粪污排放)。畜牧业氨气和臭气的排放不仅会影响动物健康,影响家畜生产性能与产品品质,还会造成畜牧业资源的浪费。此外,氨气在大气化学反应和灰霾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书共7章,主要介绍了土壤生物的环境、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性;讨论了不同时空尺度上决定土壤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因子。还重点阐述了土壤中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调控、特别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阐述了地上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
《中国土系志·云南卷》是在云南省区域概况和主要土壤类型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试行稿)》作为高级和基层分类依据,对云南省土壤高级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和基层分类单元(土族、土系)进行鉴定和划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云南省的区域概
本书通过比较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和敏盐突变体H8706-34在盐胁迫下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质膜透性,探明了其耐盐性存在差异的生理机制;进而分析两种突变体在DNA水平的差异,克隆了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TaGSK1、小麦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TaSTK等耐盐相关基因;通过
本书基于野外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资料,结合核素和REE示踪、立体摄影测量和高速离子成像等技术,以复合土壤侵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以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复合侵蚀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为抓手,创新性地讨论了冻融、风力、水力多营力相互作用和叠加作用下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揭示了水土保持措施阻控复合侵蚀的机理,评估了水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