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三五”创新教材(第二轮)”之一,依照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紧密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书可供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护理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
本书不仅介绍了人类学这一学科和人类学家的工作,也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学视野下宽容、理解、尊重、互惠的思维模式与态度,内容包括人类学与倡导、人类学与援助、人类学与发展、人类学与环境、人类学与治理、人类学与健康等。
2016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生环学院联合召开首届生态民族学论坛,论坛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祁进玉教授主持。为有助于生态民族学分支学科的发展,会后组委会对会议论文择优编辑出版。论文主要内容集中讨论有关生态文明、民族生态学、生态民族学、生态移民、环境变迁等方面相关议题,希望对生态民族学学科建设提供学术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已经2019年3月20日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2019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7号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是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维护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共六章四十七条,主要包括人类遗传资源的采集和保藏、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首先是对自我的探索。我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长大的?我的各个器官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疑问都能在《我》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读这本书,是认识身体的一趟奇妙旅行。精彩的图片和科学有趣的解说,让你从身体外部到内部、从皮肤到骨骼、从大脑到神经、从呼吸到消化,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本书还配有伴
本书收录八篇于19741991年间发表的人类学史论文,主要关注两位在现代民族志田野工作的发展和人类学学科制度化过程中影响深远的人物:鲍亚士与马林诺斯基,并讲述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田野工作的兴起,及其符码化与神秘化过程。涉及人类学史的几个重要主题:人类学的浪漫原始主义;人类学与更大的社会政治场域的关联与冲突;其科学志向与
本书精选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林斯的三篇论文,由王铭铭教授选编。《关于资本主义的诸宇宙观》为萨林斯在拉德克利夫-布朗讲座的演说,关注的是太平洋群岛及其近邻亚美大陆的人民如何以互惠方式改造了资本主义的“冲击”,西方物品和西方人如何被整合成了本土权力。《甜蜜的悲哀》这篇长文的主题是启蒙运动以来出现的西方经济行为模式背后的远古宇
《人类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不放过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更重要的是该书以房龙的经典原著加入大量精心选配的插图再现历史的重要时刻和不同时代典型的社会,并以21世纪新的发现和观点升级了原著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局限。
蒙古族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民族。本书研究了我国蒙古族17个族群的头面部形态特点,报道了当代我国蒙古族身高、体重现状,探讨了我国蒙古族在高度、长度、围度、皮褶厚度、身体比例、体型、身体密度、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身体肥胖指数、身体组成成分等方面的特征,给出了我国蒙古族总计资料的主要指标、指数值,分析了主要体质
站在古生物学家布丽吉特·瑟鲁的肩膀上我们都很好奇,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也很想知道,我们的祖先有着怎样的生活。其实,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类的起源:人类如何实现了直立行走?从哪一刻起人类的头颅变大了?人类又是在何时制造出了工具?……本书将带我们了解关于人类起源的一些重要问题。7~10岁正是孩子充满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