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关注战时经济背后的货币和金融策略,拓展至整个近代时期商业、贸易和产业政策背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对抗。通过考察货币金融发展的国际因素和内外部力量的交互影响,期待能够对近代中国货币和金融发展史有所贡献。同时,本研究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档案资料的充分发掘,澄清了近代时期中日货币战争的表现、形式、内容、演变及影响等客观历史事
作者从理论层面对各微观经济主体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从实证层面用微观化的角度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银行、居民、中央银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与传导机制。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微观基础,通过研究各种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进而了解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和管理好微观主体的
研究的目的,是从认识规律达到科学治理的效果。《我国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在文献梳理基础上,首先从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总结出发,结合当前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发现现有理论存在的不足,提出以房价为中间渠道的新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探索这种机制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然后,通过实证方式分两个阶段验证我国货币
当前,世界已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复杂的挑战和政策抉择。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是继续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人民币从市场化走向国际化,从而支持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在本币基础上最大程度的统一?还是出于“浮动恐惧”“超调恐惧”和“资本外逃恐惧”而加强对汇率的干预,暂时放弃市场化改革,从而推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本书所要
《货币哲学》从现代社会中简单而普遍的货币现象入手,以哲学、社会学研究为主,融汇了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形成了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巨著。该书分为“分析卷”和“综合卷”,每一卷含三章,每一章以三节的内容深入阐述货币的一个侧面。“分析卷”的三章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货币的属性,包括“价值与货币”“货币
本书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与总体策略,并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贸易合作与人民币计价结算货币地位的提升、对外投资与人民币境外供求的扩展、金融支持与合作提升人民币载体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三个重要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本书在对“一带一路”
白银货币问题是中国货币金融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历史上银价波动、白银流动,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白银货币与中国历史变迁问题研究》文集收录的26篇专题论文,从不同维度、层面,比较全面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白银货币制度演变轨迹,匡算了中国白银货币存量及流入流出量,较为深入探讨了白银货币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关系。引文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货币和信用理论》于1912年出版,这部著作既完善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又促进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当代得到广泛认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米塞斯非常熟悉前人关于银行和信贷业务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建构出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将个体间的私人交易、商业运作、银行业务同影响货币和信用的市场因素联系起来
本书内容共分为11章,涵盖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金融机构体系、利率、原生金融工具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货币供求、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每章设有学习目标、重难点提示、阅读材料、案例分析、本章小结、概念回顾、思考题等栏目,以期为教授和学习本课程的师生提供更系统、更实用、更有针对性、更生
本书是对经济学著作《货币与信用理论》的解析,作者深入解读原著,从原著作者介绍、原著的历史贡献、学术价值、局限性以及各方面评价等方面,全面地对原著进行剖析,有助于读者用批判性思维来研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