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甘泉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史学名家,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古代史研究所)工作,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政治文化史、史学理论和先秦秦汉史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是当代中国史学诸多重要活动和规划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亲历者,为当代中国史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
19世纪末,报纸或期刊逐渐成为民众普遍了解科学家形象的媒介,而随着科学技术在中国推广,以及女学的兴起,女性期刊也加入到宣传科学家形象的潮流之中。本书以中国现代科技史、妇女发展史为背景,选择1898至1949年出版的中文女性期刊,从中整理出有关科学家的内容,以典型女性期刊所呈现的科学家群体形象、典型科学家的个体形象为例,
公元前99年,李陵在战争中为匈奴所俘,单于器重其才干,封其为右校王。后李陵与单于之女成婚,后代繁衍生息。李陵后裔随郅支单于迁徙到坚昆之地,并定居于此,成为吉尔吉斯人中黑发黑睛者的祖先。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遇厄运,发愤著书。因此,吉尔吉斯人民对李陵与司马迁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中国历史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本书开篇附《史记》研
2024年,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此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编写了本书,收录了历年来为医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医护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个人故事,旨在弘扬先进,激励员工进一步踔厉奋发,创造更好业绩。本书分五个部分。先进个人编(16篇文章)介绍的是历年来被评为先进个人的医院员工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五老”访谈编(10篇)以在
本书为自传体裁口述史,记述了作者87年的丰富人生经历,记录了他从小在苏北长大、高中参军入伍、退伍后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党的培养下逐步成长的历程,体现了把个人命运融入党的事业的深厚情怀。本书也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艰辛和辉煌,生动再现几代人大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本书以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左宗棠在清咸丰二年至光绪九年32年间的158封家书为线索,结合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和左宗棠生平轶事,解读家书中展现的清末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还原了左宗棠与太平军、捻军的作战经历,率军平定阿古柏之乱、收复新疆的事迹,以及兴办洋务、建设西北民生的过程。书中通过左宗棠与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慈禧太后
本书为宁波市文联2023年度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作者长期从事宁波地方文化与中国现代文艺研究。本书聚焦在近现代宁波编辑与出版人这一群体,生动撷取张静庐、唐弢、邵洵美、楼适夷、柔石、巴人等六位编辑大家与出版人的生平与出版故事,汇总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就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发掘研究,指出了宁波籍编辑这一群体对中国文艺现代化
本书是当代青年作家夏葳撰写的苏轼传记。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乐天派诗人的形象,剖析了为什么苏轼受到后人无与伦比的喜爱。通过对苏轼生平言行事迹和其文学作品的分析,作者呈现出苏轼高洁的道德品质,纵然宦海沉浮,他仍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从政初心,不以个人得失为怀,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并以其旷达潇洒的人
《程潜与长沙白果园公馆》是“民革前辈纪念场馆系列丛书”的最新一本。全书约14万字,54幅照片,分序言、程潜传略、白果园公馆概说、程潜诗文书印选、回忆与怀念、后记共6个部分。主要展现了程潜将军出生、求学、投身革命、抗日救国、和平起义、建设新中国等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本书集人物传记、故居介绍及相关文章于一体,内涵丰富,图文
本书汇集了2017—2024年8位人类学终身成就奖获奖者的人类学生涯回顾和代表作。他们的人类学生涯展示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类学探索走过的艰难历程,这部分内容可读性强;代表作部分,展现的是人类学的经典。本书介绍的8位获奖者,他们在探索人类学新知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敢于质疑、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