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口传“协巴”研究》一书,阐释藏族口传文化“协巴”的概念、类型、特征、流变及其传播形态与流程,分析“协巴”与修辞学、民俗学、文化学、传播学的关系。“协巴”即演述,实际就是歌、赋、赞、诗等民间口头传统的总称。它是青藏高原说唱艺术和口头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巴”是叙事、仪式和表演的合体,具有与受众共享和互动的特征。本
本书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灿若星辰的诗词名家和名篇、名句以及趣闻乐事。读者既可以了解我国诗词发展的脉络,也可以把握各个时期诗词创作的基本面貌。本书以作品为媒体和依托,穿插讲述诗词格律常识和写作方法。分为上中下三卷,配有插图近20幅,介绍古今诗人共130人,赏析作品超过400首,可读性强。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以作品为媒体和依
本书共分为“立志、达道、雅正、无邪、仁义、化育、归真、济世”八个章节,共收录了中国历代文献经典中最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最具代表性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一百三十余篇,每篇后分别附一段约百字的精辟评析和原作作者的简介。评析文字见解精辟,旨在弓导今人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心灵的关照,树立
本书将我国古典诗、词、元曲、对联四种体裁的格律常识分15章进行讲述,阐明古体诗句式、字数、押韵及新体格律诗的形成,详述格律诗十六种常用格式,讲明填词的规则,介绍元曲用韵,对联的声律、对仗、创作等,对诗词曲联的韵脚句式转化举例予以分析。书中收录大量典范例作,或释或译,注明韵部,标注平仄,为初学者指明门径,方便广大读者系统
本书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上编主要介绍格律诗的基本知识,包括格律诗的演变、押韵、平仄、对仗、节奏等。中编主要讲解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词的特点、平仄、句式、节奏和常用词牌及如何择调填词等。下编主要介绍诗词创作方法和技巧,研究诗词创作基本规律,包括诗词的立意与意境、谋篇布局、修辞手法、炼字与炼意、阅读与创作等。三编之外另有附录,
《法门寺历代诗词新注》由法门寺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文物学的张正雄著,精选历代诗词中与法门寺有关的诗词22首,并随其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赏析,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近三十年来法门寺历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法门寺相关诗词中蕴含的宗教、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等信息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内容
《中华经典名著选译与赏析丛书》包括《<诗经>选译与赏析》《<论语>选译与赏析》《<元曲名篇>选译与赏析》等十本书。为了深入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为广大蒙古文读者提供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名著普及性读物,策划拟编译出版《中华经典名著选译与赏析丛书》。《<元曲名篇>选译与赏析》一书稿收录了《小桃
《中华经典名著选译与赏析丛书》包括《诗经》选译与赏析、《论语》选译与赏析等十本书。为了深入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为广大蒙古文读者提供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名著普及性读物,策划拟编译出版《中华经典名著选译与赏析丛书》。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
本选题《达斡尔语民间故事文本及译注》由西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斯琴孟和先生和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2016级博士研究生乌仁陶斯女士共同完成的科研作品。以下达斡尔语民间故事文本标注、达斡尔语民间故事文本蒙文翻译、达斡尔语民间故事词汇解释词典等三部分内容组成。本选题内容健康,可读性强,可供民俗学、语言学、民族
本书以“赵氏孤儿”改编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赵氏孤儿”改编剧作中的结构、出场人物、戏剧情节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赵氏孤儿”这个经典故事在后世改编过程中的逻辑趋势:1.“赵氏孤儿”故事流变过程中,纪君祥首创了“舍子”和“复仇”两个关键性情节。其中“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