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注海南本土文化挖掘与研究,作者用两年的时间,拓古碑、探古墓、访古塔,查阅古书、地方志、族谱,与当地人士攀谈,邀专家学者访谈,用脚步丈量这座历来被称为“文化荒漠”的岛屿,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岛屿故事。在三亚,感受“道法自然”的从容与自在;到千年崖州访古城,挖掘这片土壤里浓郁的“尊师重教”之风,感知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接纳:
《光绪介休志》由山西省介休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以光绪六年李敦愚纂修的介休县志稿本为底本,加以点校整理而成。全书简体横排,保留了点评、注释等,共有三卷,分别是地理志、建置志、人物志,最后附一志余,收录当地各领域、各领域的人物等。地理志又分方域、山水、关隘、古迹、户口、田赋、水利、风俗、物产等,建置志又分公廨、学校、先
该书是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委史志研究室组织的灵石县旧志影印出版项目的成果之一。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版《灵石县志》原样影印出版,集中展现了这一民国珍稀版本的历史风貌。民国版《灵石县志》是现存最晚的一部灵石旧志,也是唯一一部采用近代西化修志思想编修的灵石旧志,书中不仅用文字记录了清代及民国初年灵石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还绘有
该书是清代康熙版《榆次县志》的影印本图书,是晋中市榆次区史志研究室深入开发地方乡土文献的项目之一,此次影印以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旧志善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旧志善本配补,原样重现了清康熙刻本的历史风貌,为学界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性资料准备。该志是明万历版《榆次县志》的续志,下启清乾隆版《榆次县志》
该书是反映杭锦旗革命老区发展历程的著作,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介绍了杭锦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杭锦旗人民在反帝、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中所做的重大历史贡献;第二部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杭锦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奋勇前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三部分介绍改革开放,特别
本书是清代官修编年体原始史料,它详尽地记载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即清朝沿袭自唐代以来的旧制,新继位皇帝特命大臣开馆,从前世皇帝的上谕和奏疏,起居、婚丧、祭祀、巡幸等档案中选录重要内容,为先世纂修实录,其所载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边疆、民族、社会,以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本书以中华书局1986年版影印
番禺古邑,始于春秋百越,立于秦朝嬴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元素越来越呈现出重要性,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动力和机会。正是因为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才会让城市发展得更美好。番禺区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富有地方特色的岭南传统文化,将区内优秀的传统文化整理
本书共收入定州市名镇(乡)17个,名村37个,上至事情发端,下限2018年底。卷首分别为宣传彩页,序言,凡例,概述。
《广州市名镇名街名村志丛书·猎德村志》设有“改造典范名村猎德”“基本村情”“猎德城中村改造”“村域经济”“村民生活”“风土民俗”“文物古迹”“艺文杂记”“猎德人物”“大事纪略”“附录”等篇目。该书编纂体例要求规范,结构层次设置合理,题材运用符合要求,文字较为顺畅,村域特色突出,可读性强。该书遵循新编地方志的编纂原则,内
本书内容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以老区人民为主体,以老区发展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苑的光辉历史、辉煌成就、特色优势和光明前景。图书集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清苑老区的革命斗争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清苑老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充分认识和肯定了老区精神的时代价值。此图书的出版可以为各界人士了解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