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粟庐师友信札
本书以南宋理宗朝宰相乔行简为研究对象,乔行简为浙江东阳人,学于吕祖谦之门,绍熙四年进士,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南宋理宗视乔行简为股肱,史家称其历练老成,识量宏远,但目前对乔行简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本书以史学专门史家族史进路,研究乔行简,以揭示南宋社会对浙江新兴士族形成及其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乔行简仕途历程与南宋朝
本书是陈祖武先生自述其一生学思心路历程,由王进教授采访录音。陈祖武先生人生暮年,抚今追昔、怀念往事,对国家、亲人以及师友的关爱和教会表达“感恩”二字的口述史,也是先生为了能让后人看到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浩瀚的学海中,这一“粟”史如何沉浮的,为后人提供史料,提供信史。其中既有先生漫漫求学路,也有先生对母校、
本书内容讲述:虽然明史热,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自然也成为了热门人物。然而我们至今认识到的朱元璋和明初史事仍旧是不完整的。陈学霖虽然发掘出了《纪事录》,但因为俞本记载混乱,因此对此书的利用一直非常有限,幸李新峰对其进行了全面笺证,让我们得以结合《纪事录》接触到一个此前或许从未被认识到的朱元璋和明初政治生活环境。
本书收录了对赵树理本人及作品的纪念文章,旨在缅怀赵树理。赵树理被誉为铁笔圣手,是山药蛋派的开创性人物,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脍炙人口,影响了一代人。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快板、评书等文艺形式创作小说,让不识字的人听得懂,成为解放区文学的标志性作家,被陈荒煤誉为“赵树理方向”,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迥异于40
自宋元以来,关公崇拜在中国社会中逐步盛行。在关公崇拜中"义观念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公崇拜中的"义观念有多重内涵。书稿通过梳理关公文化相关历史文献,揭示出关公崇拜中"义观念蕴含的节义忠义《春秋》大义义气情义信义和正义等多重内涵,并探究了这些思想观念的来源、演变以及它们产生的影响。本书认为关公崇拜中的"义观念是中国
江瀚,字叔海,博学能文,著述有《慎所立斋诗集》十卷等。八册手稿《江叔海日记》传世,四册藏于北师大图书馆,另四册藏江氏后人处。《江瀚日记》的整理是以2016年国家图书馆影印本为底本,附录《江叔海先生遗像等四种》三种。江瀚曾任京师大学堂教席、故宫博物院馆长等要职,所接触者多为近代文化名人,日记涉人涉事丰富,是交游世界的复现
本书选取了活跃于民国时期的57位书家,对他们的书法进行重点剖析,通过研究书家的师承关系和学书、交游经历,以治史的方法展现了民国时期独有的书法面貌,可对当今书法专业人士和书法爱好者提供借鉴。
《刘海粟传》是一部艺术家传记,完整呈现了中国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的一生,包括少年逃婚办美专;开美术先河、使用人体模特儿;与卫道者论战流亡日本;欧游学艺,弘扬中国艺术;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筹办画展抗战;南洋遇险,遭遇日本特务的羁留,以及在特殊年代遭遇的人生低谷而顽强战胜困难,后十上黄山,备受瞩目,全景展现其一生醉
本书讲述了陈天华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知方团下乐村人(今荣华乡小鹿村人),华兴会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陈天华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