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遗址位于吴文化发源地——无锡,是长江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文化的墓葬类遗址,分布范围7.5平方公里,有108处墓葬,其中土墩墓51座。2003-2005年,经过对其中7座墓葬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珍贵文物200余件。出土的文物有玉器、琉璃器、仿铜原始青瓷礼器、硬陶器、青瓷仿铜乐器、特殊形器等种类。玉飞凤是国内发
本书通过汉代色彩观念的形成及对壁画色彩的影响、汉墓壁画色彩的类分及特点、汉墓壁画颜料与技法分析、汉墓壁画的色彩组配、汉代色彩标系理论建构与实践指导意义五个部分,试图勾勒汉墓壁画色彩中常见的问题,对汉代墓室壁画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现而得名。马家浜位于嘉兴市近郊,但它的分布遍及浙江、江苏、上海,主要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北岸。随着近年考古发掘的深入和扩大,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存状态和文化面貌日渐清晰。马家浜文化的特点主要是盛行俯身葬,陶器主要为红陶,尤其是使用玉璜、玉玦等装饰品,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研究”丛书之一。作者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文物博物馆学兼职教授郑嘉励,从事田野考古、文物保护的工作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浙江宋墓》《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考古的另一面》《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等。浙江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宋一朝在浙江境内留下了包括墓葬、城市、手
本书是“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之一。瓷器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杰出文明成果(正如英文中China和china分别代指中国和瓷器,瓷器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象征)。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瓷器品种是青瓷,而浙江是青瓷的故乡。浙江也是中国古代青瓷的主要产地,历史悠久,名窑辈出,所谓“一部青瓷史,半部在浙江”。然
本书是“策展3:物与空间”2021年度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专辑。2022年2月12日至13日,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协,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承办的第三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策展3:物与空间”在杭州博物馆召开。洎全国10余家博物馆以及高校博物馆学及相关领域的
《畿辅通志》为清代官修省级地方志,在清代历经康熙、雍正、光绪三次编修。同治十年(1871),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奏请皇帝第三次修《畿辅通志》,由黄彭年任总纂,于光绪十年(1884)开刻,十二年刻毕,记事止于光绪九年,共三百卷。《畿辅金石略》作为《畿辅通志》的金石一略,专门整理、总结了畿辅地域金石文献,将方志学、金石学与
本套书分《信仰忠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求是创新》《廉洁奉公》《家国情怀》六卷,遴选五四运动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物共六百余件,包括印章、勋章、锦旗、生产工具、航空器材等器物,诗词、画作、雕塑、曲谱、照片等文艺作品,纲领法规、书籍杂志、笔记手稿、家书家信、私人日记等文献资料。本书遴选五四运动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珍贵文物,
本套书分《信仰忠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求是创新》《廉洁奉公》《家国情怀》六卷,遴选五四运动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物共六百余件,包括印章、勋章、锦旗、生产工具、航空器材等器物,诗词、画作、雕塑、曲谱、照片等文艺作品,纲领法规、书籍杂志、笔记手稿、家书家信、私人日记等文献资料。本书围绕“艰苦奋斗”这一主题收录诸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