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 晋王羲之《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
这本字帖是作者近年用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也是他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对硬笔与软笔书法相结合的理论总结。
书法入门必学碑帖——原大放大对照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本书根据书法流变、本质、技巧、书体、习书、创作、欣赏、书法家主体、书法风格与流派等九个方面,从古代书法理论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述,分门别类,构成一个相对条例完整的体系,对所选理论进行注释、译文,并结合时代思潮、书论家的立场、学问修养、书写语境等,分析这些论述的深层内涵、价值意义及其局限性。文末附有经典书论著作简述,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书法通史,南宋陈思的《书小史》以收录书家众多、重视书家之间的传承关系、书家与书体之间的必然联系著称。并且在撰书时他将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融入其中,成就了一部史论结合的开创性书史著作。全书共十卷,记历代书家共531人。编排体例仿史家之作正史,先为纪一卷,记历代帝王;继传九卷,依次为后妃、诸王和
多宝塔碑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是唐天宝十一年(七五二)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正书、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碑文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
欧阳询(五五七—六四一),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八四一)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玄秘塔碑共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四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
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所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折转笔,也是一丝不苟。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晚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雁塔圣教序引领大唐楷书新格局,书法
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字逸少。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一生曾任秘书郎、参军、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王羲之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行书”。公元三五三年,亦即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会于绍兴兰亭,饮酒赋诗中趁兴写下兰亭序。全序二十